美國信用評等穩健,科技與中小型股迎新機遇,台灣市場動態引關注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國信用評等穩健,科技產業持續增長,台灣市場資金流向中小型股新機遇
標普全球維持美國「AA+」的信用評等,顯示關稅收入的上升能部分緩解減稅和支出法案對財政的衝擊,未來赤字不會惡化,這對美元有正面影響[1]。同時,建準 (2421-TW) 預計下半年GPU出貨成長,股價創16個月新高,法人看好全年營收年增20%,顯示AI伺服器需求強勁,並計劃擴大產能以應對市場需求[2]。這些趨勢反映出美國經濟在面對挑戰時的韌性,以及科技產業在全球市場中的持續增長潛力。
在台灣主動式 ETF 的元年,群益台灣強棒 (00982A-TW) 在首配息後迅速填息,顯示出市場對中小型股的熱情,年化配息率接近8%且漲幅達13.42%[3]。專家指出,資金流向可能從大型AI股轉向中小型股,這一趨勢反映出市場結構的改善,為投資者提供了新的機會。另一方面,高雄市新屋市場的去化量能也在增強,特定區域如小港和鹽埕的房價上漲顯示出需求的回暖,然而隨著待售壓力的增加,未來去化速度仍需關注[4]。這些現象共同指向了台灣市場在資金配置和房地產動態上的潛在變化,值得投資者密切關注。
隨著AI技術的迅速發展,四大雲端服務供應商(CSP)亞馬遜 (AMZN-US)、微軟 (MSFT-US)、Alphabet及Meta (META-US) 的資本支出預計將突破3500億美元,年增超過40%[5],顯示出對未來商機的強烈信心。與此同時,中國電動車產業鏈的海外投資也達到160億美元,首次超越國內投資,顯示出企業在激烈競爭及產能過剩下的應對策略[6]。這些趨勢不僅反映出全球科技與新能源市場的結構性變化,也顯示出企業在資本配置上的新思維,未來需持續關注國際政經環境對資本流動的影響。
在美國對印度施加關稅威脅的背景下,印度正積極調整外交策略,強化與中國及俄羅斯的關係,顯示出其在全球多極化中的新定位[7]。同時,摩根士丹利指出人工智慧的廣泛應用將為標普500企業帶來9200億美元的年度淨經濟效益,顯示出科技創新對經濟增長的潛在推動力[8]。這一系列變化不僅反映了國際政治的動盪,也揭示了科技進步在未來經濟中的關鍵角色,企業對新技術的投資信心持續增強,預示著市場將迎來新的成長機會。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