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變局:蘋果服務業崛起、新加坡高成本影響投資、AI競爭加劇及中美貿易緊張持續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全球經濟結構變化:蘋果轉型服務業、新加坡高成本影響投資、AI競爭激烈及中美貿易緊張持續
美國銀行報告指出,蘋果的獲利邏輯正從硬體轉向服務業務,預計到2025財年,服務業務將貢獻42%毛利,超越iPhone。這一轉變主要受益於服務業務的高毛利率及穩定增長[1]。新加坡連續三年成為全球最貴城市,生活成本上升對中產家庭造成壓力,但其優越的醫療及商業環境仍吸引高淨值人士[2]。這些趨勢顯示,企業與城市在全球經濟中正面臨結構性變化,未來將影響投資者的資產配置與消費行為。
在AI基礎設施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OpenAI與Meta的巨額投資計畫顯示出科技巨頭對未來算力需求的重視,特別是在液冷技術等關鍵領域的發展[3]。此外,國防與能源市場因川普與普丁的會談而受到影響,市場對於烏克蘭局勢的擔憂可能導致美國減少對烏克蘭的支持,轉而加強與俄羅斯的合作,這將進一步推高歐洲的國防成本[4]。隨著市場情緒的變化,相關國防類股如李奧納多和萊茵金屬的股價大幅上漲,顯示出投資者對於未來局勢的不同看法,整體市場正面臨不確定性與機會並存的局面。
中國 A 股市場今日重返3700點,顯示出強勁的上漲動能,券商普遍看好後市,認為政策支持及資金流入將持續推動市場表現[5]。同時,台灣連鎖餐飲集團王品的子公司萬鮮在美國參展獲得超市洽詢,顯示出台灣品牌在國際市場的潛力[6]。這些動態不僅反映了市場的活力,也突顯了新興產業及國際化策略的重要性,投資者應把握這些機會以獲取長期收益。
蘋果 (AAPL-US) 將在 2026 年的 iPhone 產品線中取消入門級的 iPhone 18 基礎款,並推出摺疊 iPhone 等新機型,顯示其在市場策略上的深思熟慮,旨在提升產品品質並填補市場空缺[7]。同時,香港政府推進國際黃金交易中心的建設,計劃擴建貴金屬儲存庫,優化交易與監管機制,以吸引國際投資者,這一系列措施將進一步強化香港作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8]。這表明在科技與金融領域的競爭日益激烈,企業與政府皆需調整策略以應對市場變化。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