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基礎設施大戰爆發!OpenAI、Mata豪砸兆元不手軟 液冷技術成下個戰場
鉅亨網新聞中心
OpenAI 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日前發出的「數兆美元」AI 基建豪言,以及 Meta 重組 AI 部門並大舉投資數據中心的行動,共同預示著一場前所未有的 AI 基礎設施大戰正式拉開帷幕。

這不僅是技術實力的較量,更是資本、資源與戰略眼光的全面競賽,預計將對全球 AI 產業鏈帶來深遠影響,也凸顯著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的飛速發展,科技巨頭們正將戰火從軟體層面延燒至基礎設施領域。
OpenAI 前所未有的鉅額投資
彭博社報導指出,OpenAI 執行長奧爾特曼在受訪時透露,未來將投入數兆美元用於開發和運行 AI 服務所需的基礎設施。他坦言,這將是一項史無前例的鉅額投資,旨在滿足 AI 服務持續成長的算力需求。
儘管融資細節尚未確定,但奧爾特曼堅信公司能夠找到解決方案,並表示將研究全新的金融工具,結合融資與算力資源。
此番豪言並非空穴來風。今年 7 月,OpenAI 已與甲骨文達成一項價值每年 300 億美元的雲端服務租賃協議,堪稱迄今為止 AI 領域最大的雲端服務交易之一。這筆交易正是其「Stargate(星際之門)」資料中心計畫大規模擴張的標誌。
該計畫旨在未來四年內投資 5,000 億美元,在美國及全球建構新的 AI 基礎設施,以獲取海量運算能力,支撐其強大的 AI 模型開發。
Stargate 計畫的首個重大進展,便是與輝達、G42、甲骨文等夥伴在阿聯酋阿布達比共同推出新一代 AI 基礎設施集群,第一期工程預計於 2026 年上線,並可能配備高達 10 萬塊 Nvidia 晶片。
Meta 持續重組與加碼資本支出
與此同時,另一科技巨頭 Meta(META-US) 也動作頻頻,展現出其在 AI 競爭中全力以赴的決心。據 The Information 報導,Meta 計劃在六個月內第四次重組其 AI 業務,將新成立的「超級智慧實驗室」分為四大部門,分別專注於產品、基礎設施、長期研究及一個名為「TBD 實驗室(即"待定")」的新部門。此舉旨在加速通用人工智慧(AGI)的研發,以在激烈的矽谷 AI 競賽中搶佔上風。
Meta 執行長祖克柏(Mark Zuckerberg)同樣在今年 7 月宣布,公司將斥資數千億美元興建大型 AI 資料中心。為此,Meta 已邀請美國債券巨頭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和另類資產管理公司 Blue Owl Capital 牽頭,為其在路易斯安那州的數據中心擴張提供 290 億美元融資。
此外,Meta 還不斷以高薪在矽谷「挖角」其他公司的 AI 研究人員,並上調了年度資本支出預測,顯示其對 AI 基建投資的決心。
產業鏈深度受益 液冷技術成焦點
兩大科技巨頭的鉅額投資,無疑為 AI 基礎設施產業鏈注入了強心劑。國信證券指出,從海內外大廠的資本支出情況來看,AI 資料中心(AIDC)基建投資已成為核心方向,AI 基建的景氣上行週期已經確立。
該產業鏈上游可分為基礎建設設施(如施工、冷凍、供電系統)及 IT 基礎架構(如 AI 晶片、AI 伺服器、網路設備)。信達證券也認為,Stargate 計畫的持續推進將進一步擴大基建投資規模,為 AI 算力產業鏈帶來訂單增長與資本開支擴張的雙重利好。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 AI 晶片性能提升,高功耗帶來的散熱問題日益突出。民生證券認為,「功率」已成為當前 AI 發展的主要矛盾,而液冷技術則成為解決該問題的「良藥」。從市場表現來看,A 股的液冷伺服器概念股已全線爆發,顯示市場對此一技術路線的看好。
OpenAI 與 Meta 的動向,不僅體現了科技巨頭對 AI 未來前景的堅定信心,也揭示了全球算力基礎設施競爭的日趨白熱化。這場投資浪潮預計將推動 AI 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加速發展,特別是在供配電系統、製冷系統以及液冷技術等關鍵環節,將迎來一個黃金時代。
- EBC全球百萬美金交易大賽 立即體驗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