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高關稅與AI投資掀起市場信心波動,經濟前景成焦點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國高關稅政策與AI投資動向影響市場信心及經濟前景
美國總統川普暗示將對晶片和鋼鐵徵收高達300%的關稅,並計劃在兩周內公布具體稅率,這一政策可能促使企業回流美國,但也可能加速外資撤離[1]。同時,OpenAI執行長奧特曼宣布將投入數兆美元於AI基礎設施,並計畫研擬新型金融工具以籌措資金,儘管他警告當前的投資熱潮存在非理性行為,但仍看好AI技術的長期影響[2]。這兩項動態顯示出美國在科技與製造業的政策轉變,可能對市場結構及資金流向產生深遠影響。
儘管美國在川普任內實施近百年來最高關稅,通膨卻未如預期飆升,巴克萊銀行指出實際加權平均關稅僅約9%,低於官方12%[3],主要因為多數進口商品免稅及企業減少向高關稅國家採購。隨著通膨數據方向不一,芝加哥聯邦儲備銀行總裁古爾斯比對降息持謹慎態度,強調需更多數據確認經濟是否仍在「黃金路徑」上,尤其服務業價格持續上升的情況令人擔憂[4]。這反映出當前經濟環境的複雜性,未來關稅及通膨的互動將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最新的數據顯示,美國8月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意外下滑至58.6,顯示因關稅政策影響,消費者對經濟前景的信心減弱,通膨預期上升至4.9%[5]。儘管7月零售銷售數據強勁,月增0.5%緩解了衰退擔憂,且道瓊指數上漲164點,顯示市場仍對經濟韌性抱持希望,但消費者支出意願下降,特別是在汽車和外食方面,可能影響未來的經濟增長[6]。隨著市場靜待聯準會的政策動向,投資者需謹慎評估通膨壓力與消費者信心的變化對經濟的潛在影響。
高雄市政府近日啟動「高雄捷運O9站BC基地」招商計畫,預計吸引171億元投資,並將該地區打造成運動樂活園區,顯示出地方政府對於運動城市政策的重視[7]。此外,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強調核能與綠能的共存對於台灣的電力安全至關重要,指出若核三除役將導致不排碳電力比重大幅下降,影響產業競爭力[8]。這反映出台灣在推動綠色經濟與基礎建設之間的平衡挑戰,未來將影響投資者的信心與市場動態。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