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場動態:日股創新高、美元走弱,科技股持續吸金,供應過剩壓力加大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全球市場動態:日股創新高、美元走弱、科技股持續吸引資金
隨著全球避險基金對日股的風險偏好上升,摩根士丹利報告指出日本市場成為新寵,日經指數首次突破43,000點,創下歷史新高,主要受益於美日關稅框架協議的推動[1]。同時,避險基金對南韓市場的看跌部位顯著增加,儘管該市場漲幅超過30%[1]。在美國方面,川普政府考慮11名候選人接替聯準會主席鮑爾,金融圈大咖如Jefferies首席市場策略師David Zervos等人名列其中,顯示出對未來貨幣政策的高度關注[2]。這些動態反映出市場對於政策變化的敏感性,並可能影響資金流向及投資策略。
楊柳颱風侵襲台灣後,總統賴清德強調水電通訊的修復至關重要,並要求建立颱風應對標準作業程序,以確保民生需求的穩定[3]。此外,日銀面臨升息壓力,部分政策委員對物價的「第二輪效應」表示擔憂,市場普遍認為日銀將在10月改變通膨衡量方式,轉向更鷹派的政策立場以應對持續上升的物價[4]。這兩者的發展顯示出在面對自然災害與經濟挑戰時,政府與央行的應對策略將直接影響民生與市場信心。
根據TrendForce的最新調查,2025年全球電子產業將出現明顯分化,智慧手機及筆電等消費性產品因高通膨及創新不足面臨成長停滯,而AI伺服器需求則因資料中心建置持續增長,預計出貨量年增逾20%[5]。同時,中華電信於7月31日發生大規模斷訊事件,雖然行動上網服務正常,但影響了用戶的語音通話,並已宣布將提供8%月租費的補償措施,以回應用戶的不便[6]。這些事件顯示出電子產業在面對市場挑戰時的脆弱性與機會,尤其是在AI技術推動下,未來的成長動能將更為集中於高科技領域。
美國銀行報告指出,美元近期呈現看跌趨勢,主要受到就業數據下修及CPI數據符合預期的影響,顯示市場對美元的信心減弱[7]。同時,工業電腦大廠樺漢 (6414-TW) 透露手上擁有1900億元的訂單,預計下半年營收將優於上半年,顯示出亞太及美洲市場的強勁需求[8]。這些趨勢反映出全球經濟在面對貨幣政策變化時,仍有部分產業如AIoT持續成長,未來可能成為資本市場的投資亮點。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