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資金流向轉變與科技巨頭法律糾紛加劇,台股高股息ETF表現亮眼
鉅亨網新聞中心
科技巨頭法律糾紛加劇,台股高股息 ETF 表現強勁,全球資金流向顯示多元化轉變
特斯拉 (TSLA-US) 創辦人馬斯克面臨 OpenAI 提出的騷擾指控,聯邦法官已駁回其請求,顯示出科技巨頭間的法律糾紛日益加劇[1]。與此同時,台股高股息 ETF 在降息情勢下表現強勁,元大高股息 (0056-TW) 以逾 30% 的報酬率領跑市場,顯示出投資者對於穩定配息的需求上升,尤其是在 AI 和半導體等成長潛力產業的支持下,未來股利發放率將持續增長[2]。這些動態反映出市場對於科技創新與穩定收益的雙重追求,預示著未來投資策略的多元化發展。
輝達 (NVDA-US) 進駐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帶動當地房市回暖,6、7月實價揭露達243件,銷售金額超過百億元,顯示北投成為不景氣中的熱區,預售案件更佔北市的34%[3]。此外,OpenAI 執行長奧特曼成立腦機介面新創公司 Merge Labs,計劃募資2.5億美元,直接挑戰馬斯克的Neuralink,並專注於非侵入式技術以降低手術風險,顯示市場對於腦機介面的需求持續增長[4]。這些動態揭示了科技與房地產市場的交互影響,未來值得持續關注。
南韓7月資訊與通訊科技 (ICT) 出口額年增14.5%,達221.9億美元,顯示出強勁的市場需求,尤其是半導體出口年增31.2%至147.2億美元,主要受人工智慧伺服器投資推動[5]。同時,台股今日盤中接近歷史高點,外資回頭補貨達70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買超88.81億元,顯示市場對科技股的信心持續增強,尤其是台積電等龍頭股的表現引領整體上揚[6]。這些趨勢反映出全球科技產業的結構性成長,並為台灣及南韓的科技企業帶來持續的發展動能。
高盛報告指出,隨著2025年世界機器人大會的臨近,家庭及消費者對機器人的需求顯著增長,顯示出市場潛力的強勁[7]。同時,日本在美日貿易協議中的5500億美元投資基金,日方實際投資比例可能超過預期,若美方能承擔更多風險,將進一步促進雙方經濟合作[8]。這些動態顯示,科技與國際投資的交互影響,將成為未來市場的重要驅動力,尤其是在機器人技術與貿易協議的推動下,相關企業的成長潛力值得關注。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跌破區間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