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緩和促進科技與航運市場獲利增長,投資者加速轉向亞洲市場
鉅亨網新聞中心
科技與航運市場強勁獲利,中美貿易緩和引發投資熱潮
南俊國際 (6584-TW) 在2025年第二季展現出穩健的獲利表現,毛利率達32.5%,上半年稅後純益7367萬元,每股純益1.12元,顯示其在伺服器導軌市場的強勁需求[1]。同時,正德 (2641-TW) 也報告上半年獲利增長8.53%,稅後純益達2.93億元,毛利率從34.5%提升至42.16%,顯示出其在全球航運需求回升背景下的良好表現[2]。兩家公司均在各自領域內持續優化產品組合及擴大運營,這表明未來市場需求的穩定增長,尤其是在全球貿易環境變化的影響下,航運及伺服器市場的潛力將持續受到關注。
華碩 (2357-TW) 在最新法說會中對第三季營運展望持樂觀態度,預計PC產品營收將增長5%至10%,同時GB300 AI伺服器獲得多家國際客戶訂單,顯示出其在AI市場的強勁需求[3]。然而,隨著美國當局在輝達 (NVDA-US) 等晶片出貨中秘密安裝追蹤器,以防止先進晶片非法轉運至中國等受出口管制地區,市場對於供應鏈的穩定性及未來的貿易政策仍需保持警惕[4]。這一系列動態顯示出科技產業在面對政策風險與市場需求之間的微妙平衡,未來的市場走向將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
最近,中國政府約談騰訊 (00700-HK)、字節跳動等企業,關注輝達(Nvidia)晶片的採購問題,顯示出對科技產業供應鏈的高度重視[5]。同時,全球資金流向顯示投資者因美國經濟前景不明而加速撤資,轉向亞洲與歐洲市場,七月份非美股股票型基金吸引資金流入達136億美元,創下新高[6]。這一趨勢反映出市場對多元化投資的需求上升,尤其是在美元貶值背景下,亞洲及歐洲市場的表現優於美國,顯示出地理策略性再平衡的潛在機會。
港股在此期間表現強勁,恆生指數上漲2.58%至25613.67點,科技網路股全面飆升,騰訊控股大漲4.74%並創下新高,市場對其業績的樂觀預期推動股價上揚[7]。同時,中國晶片商寒武紀 (688256-CN) 連續兩日創下860元人民幣的歷史新高,顯示出市場對其業績和商業模式的信心,尤其在華為技術突破的背景下,國產AI晶片的需求激增[8]。這些趨勢反映出科技股在市場中的強勁動能,並暗示著未來可能持續吸引資金流入。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