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陸機器人產業熱爆!近百萬家企業瘋狂湧現 今年前7月融資規模逾1000億 遠超去年整年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中國機器人產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熱潮,這股趨勢在今年的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展現得淋漓盡致。「人,實在是太多了」成為會上常見開場白。30 多度高溫下,眾多大人帶著孩子參觀展區,充分顯示出中國對機器人,尤其是人形機器人和具身智能領域關注度的顯著提升。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中國機器人產業熱爆!近百萬家企業瘋狂湧現 今年前7月融資規模逾1000億 遠超去年整年(圖取自大會官網)

從企業規模來看,成長速度較快。根據企查查數據,截至周二 (12 日),中國現存機器人相關企業約 95.8 萬家,接近 100 萬家,去年註冊量為 19.32 萬家,年增 4.59%,今年前 7 月註冊量已達 15.28 萬家,年增 43.81%,大幅超過去年全年增速。


在地域上,華東地區機器人相關企業佔中國 39.64%。產業鏈方面,中國人形機器人整機平台超 160 家,佔全球 50% 以上,核心零件供應鏈企業逾 600 家。

融資端同樣火熱。今年前 7 月具身智慧和機器人領域投資事件數超 200 起,融資總額超 240 億元 (約 1016 億台幣),遠超過 2024 年全年總和。

市場預估,中國人形機器人市場今年底規模將超過人民幣 82 億元,佔全球的 50% 以上。

花旗預測,到 2050 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增加至 7 兆美元,屆時全球將有近 6.5 億台人形機器人,其中 50% 以上來自中國市場。

北京大學助理教授、銀河通用創辦人及技術長王鶴表示,人形機器人每三年產值乘 10,未來十年市場規模將超 1000 億級,再往後 10 年可能成為上兆產值的市場,但發展速度也並非一蹴可幾。

不過,業界也面臨挑戰,接下來中國人形機器人和具身智慧賽道將發生「淘汰賽」,未來量產階段恐 80% 的公司難以跨越。

目前,該行業處於發展早期,存在許多「非共識」爭論。

在技術層面,宇樹科技創辦人兼執行長王興興認為,機器人本體硬體技術夠用,量產和工程化是更大問題,軟體層面的具身智慧和 AI 不夠用,模型架構不夠好且不統一,限制了大規模應用。

王興興認為,具身智慧模型資料關注過高,模型本身關注度不足,僅 RL + VLA 模型不夠,世界模型是有望更快收斂的技術路徑。

星動紀元創始人陳建宇表示,VLA 是更廣泛概念,世界模型是 VLA 技術的一個路徑,下一個模式的 VLA 更傾向於廣義上的端到端模型,但實現端到端 VLA 存在世界模型融入生成式模型以及提升強化學習、運動控制模型通用泛化能力等難點。

數據方面,超過 90% 的企業偏向真機數據訓練,部分企業堅持合成數據路線。

北京大學助理教授、銀河通用創辦人兼技術長王鶴認為,合成數據是推動具身智慧快速落地的關鍵,真實世界資料僅佔其訓練資料的 1%。此外,人形機器人的應用方向、軟體與硬體的關係、資料飛輪規模等主題也存在「非共識」。

儘管存在諸多爭議,但機器人行業的唯一共識是人形機器人最終要走進家庭環境。

王興興預測,人形機器人產業已走到「ChatGPT 時刻」的前夜,未來 2 到 5 年智慧機器人技術重心在於統一大模型、低成本硬體、大規模製造和算力等面向。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