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動盪:疫情防控與貿易緊張影響市場信心與科技產業發展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全球經濟動盪:疫情新防控、貿易緊張及科技產業信心變化
廣東省因屈公病疫情急劇上升,重新啟動部分新冠防疫措施,要求藥品實名登記,並加強社區消毒,顯示出對公共衛生的高度重視[1]。同時,面對美國施加的高關稅壓力,歐盟、瑞士、印度、巴西和加拿大等國家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經濟挑戰,特別是歐盟和瑞士的貿易政策受到嚴重影響,這可能進一步加劇全球貿易緊張局勢[2]。這些事件不僅反映出各國在應對疫情和貿易摩擦中的脆弱性,也突顯了全球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投資者需密切關注相關政策變化對市場的潛在影響。
在這樣的背景下,多家國際投行如摩根大通和高盛上調南韓經濟成長的數字,顯示市場信心回暖。摩根大通將2023年數字從0.5%上調至0.7%,高盛則從1.1%上調至1.2%[3],這反映出貿易談判進展及美國對南韓半導體和藥品關稅的承諾,為經濟增長提供了支持。與此同時,俄羅斯與中國海軍在亞太地區展開聯合巡邏,強化兩國的軍事合作,這一動向可能對地區安全形勢產生影響,特別是在俄烏戰爭後,俄中關係進一步緊密化[4]。這些發展不僅顯示出南韓經濟的韌性,也反映出亞太地區的地緣政治動態正在變化,投資者需密切關注相關風險與機會。
此外,經濟部長郭智輝針對台灣對美國的投資數字進行澄清,強調4000億美元的說法僅為假設性情境,並否認川普提及的台積電投資3000億美元的消息,顯示出政府在半導體關稅談判中的謹慎態度[5]。與此同時,佳必琪 (6197-TW) 近期業績表現亮眼,第二季獲利季增20%,並預期AI伺服器需求將持續增強,這反映出市場對於科技產業的信心和成長潛力[6]。整體而言,台灣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的角色愈發重要,政府的政策與企業的業績表現將共同影響市場走向。
另一方面,蘋果 (AAPL-US) 雖然在印度擴張組裝工廠以減少對中國的依賴,但其供應鏈仍深受中國影響,核心零件仍主要來自中國,顯示出其轉型的困難[7]。同時,華為宣布昇騰 AI 核心軟體平台 CANN 全面開源,這一舉措被視為打破輝達在 AI 市場壟斷的關鍵,並顯示中國在智能算力領域的競爭力逐漸上升,市場佔比已達 42%[8]。這些動態反映出全球科技供應鏈的重組與競爭格局的變化,未來將影響各大科技企業的市場策略與發展方向。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