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就業報告的「病」恐怕不是川普換個人就能治
鉅亨網編譯羅昀玫
《Marketwatch》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在 7 月非農就業報告出爐後,突宣布撤換美國勞工統計局 (BLS) 局長 Erica McEntarfer,引發外界對政府干預經濟數據獨立性的強烈關切。專家警告,此舉恐進一步削弱市場對官方數據的信任,並無助於解決報告本身的根本問題。

川普指控 McEntarfer「操弄數據打壓總統聲望」,但未提出具體證據。BLS 為美國負責發布每月就業報告的關鍵機構,一直以來被視為全球經濟數據的黃金標準。儘管白宮計劃本週內提名繼任人選,但需經參議院批准,預料確認過程將充滿政治角力。
市場普遍認為,就算新局長具備專業背景,也難消除外界對其政治中立性的質疑。
TS Lombard 資深經濟學家 Steve Blitz 指出:「不管總統任命誰,這個人都不會被信任。」
7 月就業報告顯示,美國當月新增就業僅 7.5 萬人,符合經濟放緩趨勢,但隨後對 5 月與 6 月的就業數據大幅下修,從原先的 29.1 萬人驟降至僅 3.4 萬人,成為總統出手換將的導火線。這也是 BLS 歷來最大修正幅度之一。
FHN Financial 首席經濟學家 Chris Low 表示:「總統有權質疑數據,但認為換掉局長就能解決問題,恐怕是錯誤期待。」
專家指出,自新冠疫情以來,BLS 每月就業報告的回應率持續下滑,使初步數據樣本不足,導致修正頻繁。七月企業調查回應率僅為 57.6%,遠低於十年前的 82.7%。此外,移民變動與新創企業統計模型的不確定性,也進一步影響數據精確度。
儘管 BLS 已著手調整統計方法,但預算與人力資源長期不足仍是最大障礙。根據資料,2016 至 2024 年間,BLS 預算僅成長 16%,遠不及 31% 的通膨率。
Blitz 強調:「單靠更換一位局長,無法改變就業報告的根本困境,要解決問題,必須恢復預算、擴編人力,並重新建構市場信任。」
Regions Financial 經濟學家 Richard Moody 也指出,BLS 早就注意到回應率下滑,但遲遲無法改善,顯示問題複雜且難以速解。
- 免費體驗模擬交易 投資全球熱門資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