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定案?川普最後一刻變臉 39%懲罰性關稅突襲瑞士
鉅亨網編譯余曉惠
美國總統川普在 8 月 1 日關稅大限前宣布對多個國家單方面設定的關稅,瑞士遭課徵 39% 懲罰性關稅,是全球數一數二高稅率,且與歐盟的 15% 天差地遠。彭博周五 (1 日) 報導,瑞士原本以為雙方已達協議,只差川普拍板臨門一腳就定案,卻在大限來臨前最後一刻才得知川普完全不這麼想,最後川普竟在憤怒之下決定拉高關稅,就連稅率也是隨機決定的。

知情人士透露,早在一個多月以前,瑞士和美國包括財長貝森特 (Scott Bessent)、貿易代表葛里爾 (Jamieson Greer) 在內的談判官員,就已經同意貿易協議草案,因此瑞士認為,川普政府最後的同意只是待走的形式。
等到到了瑞士時間 7 月 31 日晚間 8 點、也就是華盛頓下午 2 點時,瑞士總統凱勒蘇特 (Karin Keller-Sutter) 決定致電川普,希望確保協議生效,否則在沒有正式簽署協議的情況下,美國隔天就要對尚未簽約的國家加徵關稅。
川普只想看商品貿易逆差
此時距離川普設定的關稅大限只剩不到 12 個小時,凱勒蘇特卻在通話過程中發現,她和川普對瑞美貿易關係的看法南轅北轍:川普不再像之前一樣抱持開放態度——他之前願意把服務、外國投資、合作協議等也一併納入貿易平衡考量,而是把矛頭直指商品貿易逆差。
對川普來說,將近 400 億美元的貿易失衡,代表瑞士「就像在偷美國的錢」。知情人士說,川普希望瑞士提出更多讓步措施,但瑞士未能提出改善貿易平衡的新提案。幾個小時過後,川普在憤怒之下隨機決定對瑞士加徵 39% 關稅。
這因此使瑞士陷入與歐盟不同的處境:根據與美國達成的初步協議,歐盟僅需繳納 15% 關稅,附帶對美國的投資承諾與採購商品承諾。
白宮拒絕回應此報導,一名不願具名的白宮官員表示,這通電話的結果顯示,瑞士拒絕在貿易壁壘上有實質的讓步。他說:「像瑞士這麼富裕的國家,如果不做出重大讓步,就不可能達成協議。」
藥廠關稅豁免生變,川普主導談判成敗
彭博指出,更重要的是,瑞士藥廠據傳原本在協議草案中已經豁免關稅,但美國態度卻大幅改變。
川普周五簽署行政命令、發布預定 8 月 7 日生效的全球關稅之後,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 (Jamieson Greer) 表示,關稅目的在鼓勵像製藥公司這類製造商回美國生產。
他向彭博電視說:「我們和瑞士之間根本沒談妥如何縮小貿易逆差。他們大量出口藥品來美國,而我們希望這些藥能在美國本土生產。」
針對瑞士與美國談判代表已經準備好協議草案、等待簽字生效,葛里爾斥之為「誇大其詞」。
葛里爾如此解釋:「國與國之間會來回交換文件,但真正關鍵還是領袖的決定,在一切尚未敲定之前,任何事都不能算同意。」
貿易代表:8 月 7 日還會不會有協議,川普說了算
瑞士政府拒絕對報導置評,凱勒蘇特發言人說,在 8 月 7 日之前還有協商空間,瑞士永遠對談判抱持開放態度。
但葛里爾卻在彭博受訪時說,8 月 7 日之前,重點不在「新的」談判。
他說:「如果有國家提出談判要求,我當然會和他們對話,只要他們有提案,我會聽,然後也會向總統報告。」
他說:「我們現在的重點是執行政策,並改變現有的貿易制度,讓它真正對美國勞工有利。」
(本文不開放合作夥伴轉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