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回升與貿易政策緊張影響市場,科技與消費品行業面臨挑戰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元強勢回升、貿易政策緊張影響市場,科技與消費品行業面臨挑戰
美元在7月的表現顯示出強勁的韌性,隨著貿易緊張局勢的緩解及美國經濟的穩定,美元指數(DXY)上漲至99.949,並創下自5月以來的新高[1]。同時,美國政府宣布將對未達成貿易協議的國家提高關稅,這一政策可能進一步影響市場情緒,尤其是在與墨西哥等國的貿易談判中,儘管已有六國達成協議[2]。市場對歐元的樂觀情緒回落,顯示出美元的強勢在短期內有望持續,尤其是在美國聯準會維持利率不變的背景下,投資者對美元的信心有望進一步增強。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推出的「加密貨幣計畫」旨在現代化證券法規,促進加密貨幣交易,並使美國成為全球加密貨幣之都,這一政策的推出與川普政府的經濟願景相呼應,顯示出對區塊鏈技術的重視[3]。此外,川普要求17家藥廠在60天內降低藥價,並重啟「最惠國」政策,這一系列措施導致相關藥廠股價大幅下跌,顯示出政策對市場的直接影響[4]。這兩項政策的推出反映出美國政府在推動經濟結構改革及市場監管方面的積極態度,未來將可能影響投資者對相關產業的信心及資金流向。
隨著川普設定的8月1日關稅時限逼近,全球貿易談判進入緊張階段。儘管美方僅完成8項協議,卻已與英國、越南等國達成共識,顯示出部分國家對於貿易協議的迫切需求[5]。然而,中國和印度的談判仍然僵持不下,若未能及時簽署協議,將可能加劇全球供應鏈的緊張及通膨壓力,投資者需密切關注中美貿易局勢的後續發展[6]。此外,川普政府對哈佛大學的指控也反映出當前美國內部對於教育機構的監管壓力,這可能進一步影響高等教育的資金流向及政策走向,值得市場持續關注。
輝達 (NVDA-US) 近期因中國網信辦對其H20晶片的資安疑慮而受到關注,儘管輝達強調其產品不含後門且不提供遠端存取,但此事件顯示其在中國市場的銷售前景仍面臨不確定性[7]。與此同時,微軟 (MSFT-US) 的EPS上修至15.39美元,顯示市場對其未來表現的信心,並設定2026年目標價為625.00美元,反映出其持續增長的潛力[8]。這兩家公司在各自領域的發展動態,揭示了科技產業在全球市場中的競爭格局及風險挑戰,特別是在中美科技競爭加劇的背景下,企業需靈活應對市場變化以維持增長。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