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加劇,醫療新藥獲批,科技巨頭抵制新法規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國貿易政策面臨挑戰,醫療新藥獲批,科技巨頭抵制新法規
美國總統川普針對牛肉出口及與歐盟的貿易協議發表看法,然而專家對其言論持懷疑態度。川普宣稱將向澳洲「大量銷售」牛肉,但經濟學家指出,美國牛肉供應緊張,實際上需從澳洲進口更多牛肉,且兩國口味差異使得大規模出口不太可能[1]。此外,川普對與歐盟達成貿易協議的可能性評估為五五波,儘管歐盟急於推進談判,雙方在關稅問題上仍存在重大分歧,白宮對協議的可行性表示懷疑[2]。這些動態顯示出美國在全球貿易中的不確定性,可能影響市場信心及相關產業的發展。
另一方面,禮來公司 (LLY-US) 的阿茲海默症新藥 Kisunla 獲得歐盟建議核准,僅限特定基因型患者使用,顯示出在藥物安全性上的謹慎考量,這將使其成為歐盟第二款獲准的阿茲海默症藥物,並預計創造約20億美元的銷售額[3]。同時,美國總統川普對聯準會主席鮑爾的降息表達信心,然而市場對於即將召開的會議降息的可能性持保留態度,顯示出經濟政策的不確定性仍然存在[4]。這兩者的發展反映出醫療與金融市場在政策影響下的複雜互動,投資者需密切關注相關動態以調整策略。
在科技領域,Meta (META-US) 宣布自10月起停止在歐盟刊登政治廣告,因不願遵守新法規《政治廣告透明度與目標投放規範》,此舉與Google的做法相似,顯示出科技巨頭對於嚴格法規的抵制態度[5]。同時,美國的關稅收入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川普考慮利用這些收入發放退稅支票,或用於償還國債,反映出高關稅政策的短期成效,但最終成本仍由企業和消費者承擔,顯示出政策的兩面性[6]。這些動態不僅影響市場情緒,也可能改變未來的政策走向。
在美中貿易談判即將展開之際,川普政府轉向「交易模式」,意圖促進美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並鼓勵中國增加對美國技術的採購,這一策略可能影響全球供應鏈的重組[7]。同時,美銀指出,隨著貨幣政策放鬆及監管鬆綁,股市泡沫風險上升,散戶參與度提高可能加劇市場波動性,儘管標普500指數因經濟增長回升至歷史新高,但市場仍需警惕貿易風險的潛在影響[8]。這些動態顯示出當前市場環境的複雜性,投資者需謹慎評估政策變化對市場的長期影響。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