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I讀新聞

美股面對貿易關稅挑戰與小企業信心下滑,科技股仍顯示增長潛力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股面臨貿易關稅挑戰與小企業信心下滑,科技股仍顯示增長潛力

隨著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將於8月1日對日本商品徵收25%關稅,日方強烈反對並堅持不接受不公平條件,顯示出雙方在貿易協議上的僵局,尤其是汽車關稅問題成為主要障礙。若無法達成共識,整體貿易協定將難以簽署[1]。同時,美國6月自中國的海運貨櫃進口量年減28.3%,顯示關稅上調對中美貿易的深遠影響。進口商因應新一波關稅而將供應鏈多元化,轉向東南亞國家。儘管整體進口量仍較去年成長3.8%,但成長動能顯著減緩,未來的關稅政策充滿不確定性[2]。這些因素共同影響全球貿易環境,市場需密切關注後續談判進展及其對投資環境的潛在影響。
美國小企業信心指數在6月輕微下滑至98.6,顯示出高庫存及稅負壓力對經營環境的影響。約20%的小企業主將稅負視為最重要問題,為近四年來最高比例,顯示出經濟不確定性加劇[3]。與此同時,花旗分析師對輝達 (NVDA-US) 的股價展望持樂觀態度,將目標價上調至190美元,認為在人工智慧基礎設施需求增長的背景下,仍有約20%的潛在漲幅,並指出「主權AI」的興起將為輝達帶來可觀的收入貢獻[4]。這一系列的市場動態反映出,儘管小企業面臨挑戰,科技股尤其是AI相關企業仍顯示出強勁的增長潛力,未來市場的分化趨勢將更加明顯。
全球半導體產業面臨多重挑戰,資誠(PwC)報告指出,氣候變遷導致的水資源短缺將使約32%的半導體產能因銅供應中斷而停擺。智利的銅產量也可能面臨高達75%的減少風險,這將對供應鏈穩定性造成重大影響[5]。同時,美國對日本加徵關稅的政策引發日本首相石破茂的強烈反對,並促使日本考慮與中國建立自貿區以減輕經濟壓力,顯示出日本在全球貿易環境中的應變能力[6]。在此背景下,貝萊德首席投資策略師李薇指出,儘管面臨關稅不確定性,美股仍展現韌性,市場情緒有所改善,顯示出投資者對經濟復甦的信心[7]。此外,日產與鴻海的合作計畫,旨在利用鴻海的代工優勢,為日產的經營困境尋求解決方案,這一策略可能為雙方帶來新的市場機會[8]。綜合來看,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脆弱性與貿易政策的變化,將深刻影響未來市場的投資策略與企業合作模式。

Powered by Yushan.AI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