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貿易不確定性升高,台灣ETF吸金創紀錄,AI與科技重塑市場新格局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全球貿易不確定性加劇,AI與科技創新重塑市場格局,台灣ETF吸金創紀錄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將於7月7日寄發全球關稅信,並於8月1日對未達成協議的國家實施「對等關稅」,此舉可能延後關稅談判的最後期限,並引發金融市場波動[1]。藥華藥 (6446-TW) 在美國市場的Ropeg銷售強勁,第二季營收年增超過50%,連續9季創高,並計劃擴展至巴西及中國市場,顯示出其在全球市場的增長潛力[2]。這些動態反映出美國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與生技產業的穩健成長,市場需密切關注後續發展。
在此背景下,台灣股票型 ETF 今年吸金超過 190 億美元,成為亞太地區之冠,顯示散戶投資者在市場回調時的增強影響力。儘管外資撤出約 30 億美元,台股加權指數僅微跌約 2%[3]。中菲行 (5609-TW) 6月營收表現亮眼,年增 5.5%,但匯率波動仍對營業額造成影響,顯示出在全球貿易環境變化下,企業需靈活應對[4]。隨著散戶資金流入及企業調整策略,台灣市場的結構性成長潛力逐漸顯現,未來將吸引更多投資者關注。
另一方面,日本5月實質薪資下降2.9%,顯示通膨壓力加劇,對即將舉行的選舉形成挑戰。民眾對現金補助方案的不滿情緒高漲,支持在野黨的消費稅減免提案[5]。美股在大型股飆升及投機交易推動下持續創新高,散戶的「錯失恐懼症」(FOMO)情緒蔓延,風險較高的股票表現超越標普500指數,顯示市場遊戲化現象日益明顯,專家對此表示擔憂[6]。這些現象反映出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與市場情緒的脆弱,未來投資者需謹慎應對潛在風險。
AI醫療的潛力引發熱議,尤其是透過ChatGPT成功診斷長期不明病症的案例,顯示AI在醫療領域的輔助價值[7]。此外,中國A股市場也出現市值分化,前百大企業總市值增長17.83%,新興企業如寧德時代和比亞迪迅速崛起,顯示出科技創新對市場的驅動力[8]。這些趨勢表明,無論是醫療還是金融市場,技術進步正重塑行業格局,未來的發展將依賴於AI與傳統專業的深度合作。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動能均線獲利股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