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產與鴻海攜手電動車合作,美國政治與貿易政策影響市場情緒
鉅亨網新聞中心
日產與鴻海探討電動車合作,美國政治衝突影響市場情緒與貿易政策不確定性
日產汽車正考慮與台灣鴻海 (2317-TW) 合作生產電動車,以挽救面臨重組壓力的神奈川追濱工廠,這一策略不僅有助於保住約3,900個工作崗位,還能拓展日產在電動車市場的競爭力[1]。此外,AI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也引發熱議,患者透過ChatGPT成功診斷基因突變,顯示AI在醫療診斷中的潛力,並促使專家呼籲將AI納入常規醫療流程[2]。這些趨勢顯示,科技與傳統產業的結合將成為未來市場的重要驅動力,並可能改變各行各業的運作模式。
美國政治與經濟的分化愈發明顯,川普簽署的《大而美法案》雖然旨在減稅卻將導致未來十年增加3.3兆美元的財政赤字,並在眾議院僅以微弱票數通過,顯示出國內政治的深刻分歧[3]。同時,馬斯克成立的「美國黨」引發市場震盪,導致原定推出的特斯拉ETF計畫被推遲,反映出投資者對於政治變遷的敏感性及不安[4]。這些事件不僅影響了市場情緒,也可能對未來的政策走向及經濟復甦造成深遠影響,投資者需密切關注政治動態對市場的潛在影響。
歐盟對中國的貿易防禦措施再度升級,法國官員呼籲擴大對中國進口產品的限制,以保護本土產業,因應中國在多個產業的市佔率超過五成的壓力[5]。在此背景下,馬斯克宣布成立「美國黨」,意在挑戰美國兩大黨的政治格局,並獲得民調支持,顯示出選民對現有政治體系的不滿[6]。這些動態反映出全球貿易與政治環境的變遷,企業與投資者需密切關注政策變化對市場的潛在影響。
隨著美國即將寄出關稅通知函,市場對台灣的關稅政策充滿不確定性,台股將面臨高度震盪,外資期貨淨空單創高,顯示投資者對未來市場情緒的謹慎[7]。儘管上周外資仍持續買進台股821億元,主要集中於台積電 (2330-TW),但市場對於美國可能對日本商品徵收高達35%關稅的消息也引發了廣泛關注,進一步加劇了貿易緊張局勢[8]。因此,投資者需密切關注政策變化及其對市場的潛在影響,以制定相應的投資策略。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