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場挑戰加劇:台股情緒轉弱、特斯拉銷售下滑及港股波動影響深遠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全球市場面臨挑戰:台股情緒轉弱、香港股市波動及特斯拉銷售下滑
外資今日在台股的買超縮手至5億元[1],台積電 (2330-TW) 收盤下跌至1085元,顯示市場情緒轉弱,成交量僅3218.82億元。與此同時,美國《大而美法案》的通過引發市場熱議,支持者認為將刺激消費股上漲,但反對者警告可能導致財政赤字惡化,並指出2026年財政赤字率將突破7%[2]。這一系列動態顯示,全球市場正面臨政策不確定性與資金流動的挑戰,投資者需謹慎評估風險與機會。
香港股市表現疲弱,恒生指數連續兩日收跌,失守24000點,主要受到大型科技股拖累,但生物醫藥及光伏太陽能概念股因政策利好逆勢上漲,顯示市場在不確定性中仍有亮點[3]。同時,美國與越南簽署的貿易協定將關稅大幅降低,展現後疫情時代全球貿易的新邏輯,越南的成功或為中國製造業轉型提供新機遇,並可能促使美國在其他貿易中調整關稅政策[4]。分析師指出,隨著地緣政治緩和及政策支持,港股在2025年下半年有望回升,恒生指數每股盈利增長8.5%。
輝達 (NVDA-US) 股價持續攀升,推動CEO黃仁勳的財富激增近250億美元,顯示出市場對於AI及高效能運算需求的強勁信心[5]。相對於輝達的強勁表現,台股在台積電 (2330-TW) 走勢疲軟的影響下,今日收盤下跌165.47點,顯示出市場情緒的謹慎與法人賣超的壓力,尤其是投信連續五日賣出,反映出資金流動的快速輪動[6]。這種市場分化的現象,可能預示著投資者對於科技股的熱情與對傳產股的謹慎態度,未來需密切關注全球經濟變化對市場的影響。
富邦人壽獲金管會批准試辦財富管理及國際保險業務,並推動保險融資,顯示其對高資產客戶的重視,計畫整合金融服務以提升客戶體驗[7]。同時,美國企業高層對人工智慧取代工作表達擔憂,福特及摩根大通等公司指出未來將減少大量白領職位,顯示AI對勞動市場的潛在衝擊已成為焦點[8]。這兩者的發展反映出金融與科技領域的變革,未來市場將面臨更大的挑戰與機遇。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