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I讀新聞

美股市場動盪:蘋果創新危機、特斯拉銷量壓力,資金轉向歐洲與抗通脹策略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股市場動盪:蘋果面臨創新危機,特斯拉銷量受壓,投資者轉向歐洲與抗通脹策略

蘋果在人工智慧和自動駕駛領域的進展緩慢引發前諾基亞及現任特斯拉高級工程師Yun-Ta Tsai的批評,指出蘋果面臨類似諾基亞的「遺產支柱」問題,這影響了其創新能力,尤其在全自動駕駛技術上缺乏緊迫感和有效執行力[1]。投資者對美國市場的信心減弱,超過1,000億美元資金流入歐洲股票基金,顯示出對穩定政策環境的青睞,並因美國政策不確定性而撤資[2]。這一系列變化不僅反映了市場對科技巨頭的擔憂,也揭示了全球資本流動的趨勢,若蘋果不加強執行力,恐將面臨更大的市場挑戰。
在此情況下,橋水基金創辦人達里歐對美國日益增加的債務表達了深切擔憂,形容其為潛在的「財政心臟病」,並指出2023年美國預計將面臨2兆美元赤字及1兆美元利息支付的壓力,這可能在經濟衰退中加劇債務危機[3]。此外,特斯拉在中國啟用首批V4超級充電站,進一步推進兆瓦級快充技術,這不僅提升了其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也面臨比亞迪等本土品牌的挑戰[4]。隨著美國債務問題的惡化及電動車市場的競爭加劇,投資者需謹慎評估風險,並考慮對沖通膨的策略,如投資通膨保值債券、黃金比特幣,以保護其資產。
在這樣的背景下,特斯拉 (TSLA-US) 面臨銷量與利潤雙重壓力,執行長馬斯克啟動無人駕駛計程車的內部測試,試圖挽救銷售停滯的局面,但預計2024年將出現負成長,且主力車型缺乏重大更新,消費者興趣減退,整車銷售毛利率已跌破10%[5]。同時,加拿大取消針對美國科技公司的數位服務稅,旨在緩解貿易緊張,提振市場信心,並希望在7月21日前達成新貿易協議,這對亞馬遜 (AMZN-US)、Meta (META-US)、Google (GOOGL-US) 和蘋果 (AAPL-US) 等科技巨頭而言是利好消息[6]。此外,Meta 正在投入數十億美元搶佔人工智慧領導地位,並從 OpenAI 挖角頂尖人才,顯示其對AI市場的重視[7]。美國參議院也即將批准一項禁止各州在未來5年內監管人工智慧的條款,這對科技公司而言是一項勝利,將進一步促進AI技術的發展[8]。整體而言,科技產業在面對監管放鬆與市場競爭加劇的背景下,仍需持續創新以維持其市場地位。

Powered by Yushan.AI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