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I讀新聞

美股面臨高關稅風險與投機泡沫,科技股表現強勁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股面臨高額關稅風險與投機泡沫,科技股表現亮眼

美國與歐盟在高額關稅衝突的最後協商中,雙方對於在7月9日的截止日期前達成協議持樂觀態度。若談判失敗,美方將對幾乎所有歐盟進口商品徵收50%關稅,並面臨歐盟超過1,100億歐元的報復措施,顯示出雙方在經濟損失的壓力下,對不對等協議的接受度提高[1]。另一方面,微軟的次世代AI晶片「Maia」計畫因設計變更及人力資源短缺,量產時間延至2026年,顯示其在自研晶片上仍落後於輝達、亞馬遜及Google,凸顯出微軟在降低對輝達依賴的挑戰[2]。這些動態不僅影響了全球貿易格局,也反映出科技巨頭在競爭中的策略調整,未來市場將持續關注這些變化對經濟及科技產業的深遠影響。
美國銀行 (BAC-US) 首席投資策略師 Michael Hartnett 警告美股面臨投機性泡沫風險升高。隨著今年已有1640億美元資金流入股市,若降息及川普稅改政策得以實現,將進一步推高市場的投機氣氛[3]。此外,密西根大學的調查顯示,6月消費者信心指數攀升至四個月新高,短期通膨預期也有所改善,顯示出民眾對經濟前景的信心回升[4]。然而,儘管信心回暖,民間需求仍顯示疲弱,57%受訪者預期失業率將上升,這可能對未來的經濟增長構成壓力。Hartnett建議採取槓鈴式配置策略,以平衡風險與報酬,並強調企業獲利成長將是股市上行的主要驅動因素,若無類似人工智慧的資產泡沫出現,市場仍需謹慎應對潛在的風險。
歐盟對Meta Platforms (META-US)的警告顯示出對大型科技公司的監管力度加強。若其「付費或同意」模式不符合《數位市場法》(DMA),可能面臨每日高達5%的罰款,這反映出歐盟在數位市場治理上的堅定立場[5]。同時,美國聯準會 (Fed) 明尼阿波利斯分行總裁卡什卡里預期年內將降息兩次,並強調需靈活應對通膨壓力,顯示出對經濟數據的高度關注[6]。在製造業方面,高盛指出,川普的關稅政策無法根本改善美國製造業的衰退,技術創新和AI應用才是提升生產力的關鍵,儘管這可能導致勞動市場的重塑[7]。此外,科技股在市場上漲中表現突出,尤其是大型科技股的估值仍低於歷史峰值,這波由人工智慧推動的行情可望持續,顯示出市場對科技股的信心回升[8]。整體而言,市場在面對政策變化和地緣政治風險時,仍展現出韌性和成長潛力。

Powered by Yushan.AI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