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I讀新聞

台灣強化對中國科技出口管制,面對經濟挑戰與半導體市場回暖

鉅亨網新聞中心


台灣強化對中國科技企業出口管制,同時積極應對全球經濟挑戰與半導體市場復甦

台灣近日將華為、中芯國際等601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名單,顯示出對中國科技企業的強硬立場,並被解讀為配合美國的戰略意圖[1]。國台辦隨即回應,強調將採取措施維護兩岸經貿秩序,並批評台灣當局的行為損害自身利益,這反映出兩岸經濟合作的緊張局勢。面對全球經濟挑戰,永豐實在強調永續轉型與創新策略,計劃推出綠色產品以應對消費信心下降的問題,並預計2024年營收達108.96億元,顯示出在不確定的市場環境中仍尋求穩健成長[2]。這些動態顯示出台灣在全球經濟與地緣政治風險中,正努力尋求平衡與轉型的機會。
中國央行重啟自貿區債券發行,旨在吸引真正的外資參與,並促進人民幣國際化,這一舉措將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產生積極影響[3]。同時,半導體檢測設備商由田 (3455-TW) 宣布配息並計劃擴廠,顯示出半導體產業需求回暖,並預計2025年營收將實現雙位數增長,這反映出市場對於半導體設備需求的信心[4]。這些動態顯示出中國金融市場的開放與科技產業的復甦,未來將吸引更多國際資金流入。
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2023年第1季外國對美直接投資(FDI)驟降34%至528億美元,創下歷史新低,顯示出川普政府關稅政策所帶來的商業不確定性對外資的重大影響[5]。儘管新製造業投資項目可能改善此情況,但經常帳赤字擴大至4,502億美元的現實,顯示出經濟增長面臨壓力[5]。此外,紐約州計劃建設首座大型核電廠,預示著美國核能供電新時代的來臨,並可能提升電力相關類股的中長期表現,特別是新光美國電力基建 ETF (009805-TW) 股價創新高,顯示市場對未來電力基建復甦的期待[6]。這一系列變化反映出在全球經濟環境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市場對於能源轉型及基建投資的重視程度日益提升。
隨著美國對貿易協議的緊迫性加劇,關稅大限將於7月9日到期,若未能達成協議,出口至美國的商品將面臨更高的關稅壓力,這使得各國如印度、越南及南韓等急於突破僵局以避免貿易衝擊[7]。同時,美國對伊朗的制裁政策也受到質疑,報告指出制裁未能有效遏制伊朗的核計畫,反而促進其軍事能力的提升,未來美伊關係的走向將取決於美國是否能改變對制裁的依賴[8]。這些動態顯示出全球貿易與地緣政治的複雜交織,市場需密切關注各方的談判進展及政策調整。
動力 - KY (6591-TW) 受益於輝達 (NVDA-US) 顯卡供應充足,訂單能見度提升至 1.5 個月,第二季營運將有季增表現,今日股價漲停鎖死於 77.8 元,成交量超過 1.1 萬張,法人連續三日買超達 1031 張[9]。同時,日月光投控 (3711-TW)(ASX-US) 在股東會上指出,全球關稅影響各行業,台灣面對挑戰仍具優勢,並預計2030年全球半導體產值將突破1兆美元,企業需透過擴大資本支出來應對複雜外部環境[10]。這顯示出在全球供應鏈調整及市場需求回暖的背景下,台灣科技產業仍具備強勁的成長潛力。
英特磊 (IET-KY)(4971) 在股東會上強調將以磷化銦磊晶產品為成長主軸,專注於高速VCSEL半導體雷射,儘管面臨稅後淨損及不配發股利的挑戰,仍計劃擴大產能以應對市場需求[11]。同時,網家 (8044-TW) 董事長詹宏志指出,中國跨境電商的資本戰壓力使全球電商競爭環境變得更加艱難,尤其是在消費氣氛不穩定的背景下,未來市場擴張仍需依賴AI技術的發展來改變消費者行為[12]。這些趨勢顯示,儘管面臨短期挑戰,企業仍需靈活應對市場變化,以尋求長期成長機會。

Powered by Yushan.AI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

#偏強機會股

#波段上揚股

#動能指標上漲股

#指標剛跌破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