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小幅上漲,政策影響與科技股潛力成焦點,伊朗局勢緊張引發關注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的最新報告指出,《大而美法案》將對低收入家庭造成每年約1600美元的損失,與此同時,高收入家庭則可獲利1.2萬美元,顯示出該法案在財政政策上的不平等影響
[1]。法案透過削減聯邦醫療補助計畫和補充營養援助計畫來達成,並預計在未來十年內使美國赤字增加2.4兆美元,儘管白宮聲稱將減少1.6兆美元的國債。美股在最新交易日小幅收高,主要受到新通膨數據和降息預期的提振,但波音 (
BA-US) 受印度空難影響股價重挫近5%
[2]。市場對於未來的經濟和貿易情勢仍持謹慎態度,尤其是在川普政府對關稅政策的強硬立場下,投資者需密切關注政策變化對市場的潛在影響。
美國總統川普對伊朗核談判的悲觀態度,伴隨著美方撤離巴格達大使館非必要人員的決策,顯示出局勢的緊張升級,尤其在以色列可能對伊朗發動攻擊的背景下,未來的軍事攤牌風險加大
[3]。同時,超微 (
AMD-US) 執行長蘇姿丰在推介新款 MI350 系列 AI 加速器晶片時,強調其性能可媲美輝達 (
NVDA-US),並指出 AI 晶片市場將在未來三年內突破 5,000 億美元,顯示出該領域的潛力與競爭激烈
[4]。儘管超微面臨股價下跌的挑戰,市場對其新產品的期待仍然高漲,顯示出科技股在地緣政治不確定性中仍具吸引力,未來可能成為資金流入的焦點。
美國30年期公債拍賣顯示出穩健的需求,儘管市場對長期債券的興趣有所減弱,但中標利率低於市場成交利率,顯示投資者對高殖利率的持續關注
[5]。此外,5月的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增2.6%,企業吸收了部分關稅成本,未大幅轉嫁給消費者,這使得市場對聯準會降息的期待加強
[6]。在科技股方面,甲骨文 (Oracle) (
ORCL-US) 公布強勁財報後,股價暴漲15%,顯示出雲端業務的強勁增長
[7]。此外,印度正迅速成為全球供應鏈重組的重要樞紐,吸引大量外資進入,顯示出其製造業的潛力與未來發展的關鍵地位
[8]。整體而言,這些趨勢反映出市場在高利率環境下的調整與企業對供應鏈風險的重新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