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挑戰:日本生育率下降、香港股市回暖及中美科技競爭加劇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全球經濟面臨挑戰:日本生育率下降、香港股市回暖、中美科技競爭加劇
日本出生人數首次跌破70萬,顯示生育率持續下降的趨勢,政府面臨嚴峻挑戰[1]。與此同時,香港股市在核電股及消費類次新股的帶動下持續上漲,恒生指數上升0.6%[2],顯示市場對中國核心資產的信心逐漸回暖。儘管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仍然存在,特別是中美貿易關係的緊張,香港市場的表現卻反映出資金流入的趨勢,未來或將持平震盪,值得投資者密切關注。
慧洋-KY (2637-TW) 在5月的合併營收顯示出年減壓力,儘管稅前盈餘仍保持正值,顯示出其在艱困環境中的韌性。公司計畫年底前處分6艘船舶以增強業外收益,這反映出對財務結構的重視及負債比的改善[3]。此外,中國在氫能專利方面的迅速崛起,已超越日本,顯示出其在全球氫能市場的競爭力,這不僅改變了全球氫能格局,也可能對日本的市場地位造成長期影響。尤其是在需求擴大之際,若日本未能迅速調整策略,將面臨成長機會的流失[4]。這些趨勢顯示出全球市場在能源轉型及航運業務上的變化,企業需靈活應對以維持競爭優勢。
中國人工智慧實驗室 DeepSeek 被指控未經授權使用 Google (GOOGL-US) 的 Gemini 模型作為訓練資料,這一事件引發了對知識產權的廣泛關注[5]。隨著美國科研環境的惡化,歐洲國家積極推出吸引措施,計畫在2025至2027年間投入5億歐元以爭取優秀人才,顯示出對高端科研人力的迫切需求[6]。這些動態不僅反映了全球科技競爭的加劇,也突顯了各國在人才爭奪戰中的策略調整,未來可能影響科技創新及產業發展的格局。
摩根士丹利將中國房地產市場復甦的時間從2024年第二季延後至第四季,顯示出市場活躍度低迷的現實。尤其在一線城市新屋銷售大幅下滑的背景下,商品房待售面積持續上升,儘管房貸利率降至3.25%,居民購屋意願仍處歷史低點,新增貸款年減28%[7]。此外,OpenAI的內部動盪事件即將被改編為電影,反映出其治理結構的矛盾,尤其是在商業化與安全優先理念上的衝突,這一事件也可能影響科技產業的投資信心[8]。在此背景下,市場需密切關注中國經濟的結構性機會及科技企業的治理挑戰。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