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貿易政策重塑全球供應鏈,中美關係緊張企業靈活應對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國貿易政策影響全球供應鏈,中美關係緊張加劇,企業應對策略多元化
美國總統川普最近表示,印度願意放棄對美國商品的關稅,這一提議可能為兩國貿易協議的進展鋪平道路,尤其是在雙邊貿易額達1900億美元的背景下,川普希望減少貿易逆差[1]。同時,美國對半導體技術進口的國家安全調查可能導致對台灣和南韓的晶片製造業施加「具毀滅性的關稅」,這將對台積電等企業造成重大影響[2]。市場分析師認為,這些動向顯示出美國在全球貿易中日益強調互惠原則,並可能重塑亞洲供應鏈的格局。
中國商務部強調將適時公布中美經貿磋商進展,並對美方的單邊主義行徑表示批評,尤其是針對進口汽車及鋼鋁的232關稅措施,這反映出中美貿易關係的緊張局勢仍在持續[3]。此外,美國公債殖利率因市場對即將公布的經濟數據抱持期待而小幅走低,10年期公債殖利率降至4.507%,顯示投資者對於通膨數據的敏感度提升[4]。在中美貿易協議的背景下,市場對於未來經濟復甦的信心逐漸增強,尤其是在通膨數據持平的情況下,這可能為美國經濟帶來正面影響,並促進全球市場的穩定發展。
隨著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北美四大雲端服務提供商如Google (GOOG-US)和AWS (AMZN-US)加速自研AI專用ASIC晶片,以應對市場需求,預計每1~2年推出新版本,這一趨勢將影響全球晶片供應鏈[5]。同時,中國市場因美國的出口管制,外購NVIDIA、AMD晶片的比例將顯著下降,本土供應商如華為將占據40%的市場份額,顯示出中國在晶片自主研發上的決心[5]。在此背景下,東元 (1504-TW) 也因應美國關稅政策,逐步將越南的小馬達產能轉移至墨西哥,展現其靈活的全球布局能力,並計劃推出新型產品以滿足市場需求[6]。這些動態顯示出企業在面對政策變化時的應變能力,以及全球供應鏈的重組趨勢。
劉揚偉接任電電公會理事長,強調協助中小企業應對全球經貿變局的必要性,顯示出大企業對產業穩定的責任感[7]。專家指出,煉焦煤在鋼鐵生產中的重要性將持續增長,尤其在美國推動的能源政策下,鋼材需求可能刺激煉焦煤市場的回暖[8]。這一系列動態反映出台灣及全球產業在面對挑戰時,如何透過合作與資源配置尋求新的成長機會,尤其是在基建需求復甦的背景下,相關產業的發展潛力值得關注。
台積電擴建新廠顯示半導體需求增強,OpenAI嵌入購物功能挑戰電商市場
台積電 (2330-TW)(TSM-US) 今年計畫在台灣及海外擴建9座廠,顯示出對未來半導體需求的強烈信心,尤其是3奈米產能將年增6成,並預計下半年開始量產2奈米製程,這將進一步鞏固其市場領導地位[9]。相對而言,鴻海 (2317-TW) 面臨外資的拋售壓力,今日賣超逾27.89億元,顯示市場對其未來表現的疑慮。與此同時,廣達 (2382-TW) 則連續第五天受到外資青睞,累計買超24.68億元,反映出市場對不同科技股的選擇性偏好[10]。整體而言,台股在外資持續流入的背景下,仍需警惕市場情緒的波動,特別是在大盤壓力區的影響下,投資者應保持謹慎操作。
OpenAI 宣佈在 ChatGPT 中嵌入購物功能,這一創新將對電商及數位行銷領域帶來顯著影響,透過商品視覺化和個人化推薦提升消費者的決策效率,並可能導致傳統電商平台如淘寶和亞馬遜面臨流量流失的挑戰[11]。儘管目前尚未支持直接支付,這一功能的推出暗示著未來消費模式的重塑,並可能使 ChatGPT 的相關業務年收入突破 50 億美元,進一步擴展其在金融服務領域的潛力,對谷歌的電商廣告收入也構成威脅,顯示出 AI 技術在消費革命中的重要角色。
台北國際觀光博覽會參展增40% 觀光與保險市場回暖 Appier營收年增27% 聯合健康面臨調查風險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