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市場波動:科技股引領創新,製造業挑戰與全球政策影響並存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國製造業面臨挑戰,特斯拉逆勢成長,美股科技股驅動市場革新
美國製造業在過去20年持續衰退,對GDP的貢獻降至9.9%。儘管拜登及前任總統推出《晶片法案》等政策,但因執行效率低下,許多計畫未能如期啟動,顯示出結構性問題的根深蒂固[1]。另一方面,特斯拉在上海超級工廠的表現卻顯示出製造業的另一面,4月出口近3萬輛Model 3和Model Y,創下單月新高,並且新推出的煥新Model Y在亞太市場引發熱烈反響,顯示出高效的生產能力和市場需求的強勁[2]。這一對比凸顯了美國製造業面臨的挑戰與全球市場中成功企業的運作模式,未來美國若希望重振製造業,需針對結構性問題進行深度改革,並借鑒成功案例以提升競爭力。
在美股市場中,輝達 (NVDA-US) 和美超微 (SMCI-US) 的強勁表現成為焦點,推動標普 500 指數小幅上揚0.1%。儘管道瓊指數下跌約90點,市場對於國際貿易局勢的高度關注依然明顯。隨著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首次穩定在4.5%以上,市場風險偏好有所回升,但聯準會副主席傑佛森對新關稅措施的警告,可能影響通膨目標的達成,讓投資者對未來經濟數據的惡化感到擔憂。此外,Perplexity AI 與 PayPal (PYPL-US) 的合作推出「聊天即購」功能,顯示出AI驅動的購物體驗正在成為市場新趨勢,並且吸引了支付巨頭如Visa (V-US) 和Mastercard (MA-US) 的關注。這一系列動作反映出科技與金融的深度融合,未來將可能改變消費者的購物行為和支付方式,進一步推動市場的創新與競爭格局。
全球地緣政治動盪影響美股市場,德國與美國政策變化引發經濟擔憂
德國新總理梅爾茨在其首次政府聲明中強調減少對中國的依賴,並對中俄關係的緊張表示擔憂,這一立場反映出歐洲在全球地緣政治中的新策略,尤其是在面對中國和俄羅斯的挑戰時[5]。梅爾茨承諾支持烏克蘭,並呼籲中國在結束烏克蘭戰爭中發揮積極作用,顯示出德國在國際事務中日益增強的主導地位。與此同時,俄烏在土耳其的會談雖然被提議,但普丁未列入代表團名單,這使得會談的有效性受到質疑,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明言只有普丁親自出席才會參加,顯示出雙方在談判中的深層不信任[6]。這一系列事件不僅影響了歐洲的安全局勢,也可能對全球經濟產生深遠影響,特別是在德國尋求恢復競爭力的背景下,未來的國際合作與對話將成為關鍵。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