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I讀新聞

中美貿易緊張緩和助推中國股市上漲,鴻海業績強勁,電動車與AI市場熱潮持續升溫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美貿易緊張緩和推動中國股市上漲,鴻海業績強勁,全球供應鏈面臨新挑戰

中國股市因美中關稅戰緩和而全線上漲,滬指重返3,400點,受益於中國政府將對美國進口商品的加徵關稅從34%調整為10%[1],此舉旨在促進雙方經貿合作,並穩定市場信心。與此同時,巴西總統魯拉在訪華期間強調深化與中國的關係,簽署超過30項合作協定,顯示出拉美國家對多邊主義的支持,並對美國的貿易政策表達不滿[2]。這些動態不僅反映出全球貿易格局的變化,也顯示出新興市場在面對大國競爭中的策略調整,未來中美及中巴關係的發展將對全球經濟產生深遠影響。
鴻海 (2317-TW) 第一季稅後淨利年增91%達421.2億元,顯示出強勁的業務增長,尤其在AI伺服器領域的貢獻顯著,第二季營收將持續攀升[3]。此外,美中貿易緊張局勢的緩解促使美國客戶急於補貨,物流需求激增,這將推動航運價格上漲,然而企業仍需面對政策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專家建議應多元化市場以降低依賴[4]。這些因素共同影響著市場動態,顯示出科技與貿易環境的相互交織。
美國調降對中國平價商品的關稅,雖然小額郵政包裹的稅率從120%降至54%,商業快遞包裹的稅率也從145%降至30%,但仍未能緩解低收入家庭面臨的漲價壓力,專家警告這些成本將最終轉嫁給消費者[5]。同時,華為在面對美國制裁的挑戰下,2022年第四季首次出現淨虧損,儘管營收增長9.5%至2760億元人民幣,卻因加大研發投入至1797億元而淨虧損3億元,顯示其在晶片及智慧手機領域的技術突破努力[6]。這些動態反映出全球供應鏈的脆弱性及企業在逆境中尋求轉型的迫切性,未來市場將持續受到政策變動及技術競爭的影響。
在美中貿易緊張局勢下,豐田汽車面臨每小時約百萬美元的損失,預計在兩個月內損失高達12億美元,顯示其在全球汽車市場中的脆弱地位[7]。同時,人民幣因中美高層會談進展而走強,離岸人民幣一度漲至7.1988,市場對其未來走勢持樂觀態度,高盛預測將升至7的關口[8]。這一系列變化不僅影響了豐田的營運策略,也可能對全球汽車供應鏈及匯率市場造成深遠影響,顯示出貿易政策對企業經營的直接衝擊及市場動態的複雜性。

電動車與AI市場熱潮持續,香港科技股上漲,投資機會增強

寧德時代 (300750-CN) 即將在香港交易所上市,募資46億美元,成為2025年最大IPO,顯示市場對電動車供應鏈的強烈需求[9]。與此同時,廣達 (2382-TW) 第一季稅後純益年增超過60%,主要受益於伺服器需求旺盛,尤其是AI伺服器的增長,顯示科技產業的持續升溫[10]。這些趨勢反映出全球對於電動車及AI技術的投資熱潮,將進一步推動相關產業的發展與資本流入。
香港恒生指數於14日強勁上漲2.3%,主要受科技股如百度、阿里巴巴及騰訊的推動,成交額達2228.41億港元,顯示市場活躍度提升[11]。此外,美國國會提出法案計劃在未來十年內禁止AI監管,旨在提升美國在AI產業的競爭力,並編列5億美元預算推動AI技術應用,這一政策若通過將可能影響已有監管的州,並引發對數據隱私的擔憂[12]。整體而言,科技股的強勁表現與美國對AI的政策動向,顯示市場對科技及創新領域的信心持續增強,未來或將吸引更多資金流入。
新加坡市場上,比亞迪 (002594-CN)(01211-HK) 今年以來汽車銷量迅速增長,已取代豐田成為最暢銷品牌,顯示出其在高價市場的競爭力[13]。同時,鴻海 (2317-TW) 預計第二季營收將顯著成長,尤其是AI伺服器的需求倍增,顯示出雲端服務市場的強勁動能[14]。這兩者的表現反映出科技與電動車產業的結構性成長,並暗示未來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企業需持續創新以維持優勢。
國泰永續高股息 (00878-TW) 宣布2025年第二季配息0.47元,年化殖利率達8.84%,顯示其吸引力持續增強,受益人數較去年成長近四成[15]。國泰投信指出,隨著美中貿易緊張局勢緩解及台幣升值,台股後市展現潛力,特別是在COMPUTEX展會聚焦AI技術的背景下,台灣半導體供應鏈的重要性愈加凸顯。基金經理人建議投資者選擇具競爭力的企業,並透過ETF進行風險分散,這一策略將有助於把握市場機會,進一步提升投資回報。

Powered by Yushan.AI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

#波段回檔股

#極短線弱勢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