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緩和促物流激增,華為與豐田面臨挑戰,人民幣強勢回升,台股大漲452點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美貿易緩和促物流需求激增,華為與豐田面臨挑戰,人民幣強勢回升
美中貿易關係的緩和促使美國客戶急於補貨,尤其是在關稅調降的背景下,蘇州貝昂智能科技的章燕指出,美方對關稅資訊的需求超過中國企業,導致物流需求激增,航運價格將上漲,艙位緊張成為普遍現象[1]。儘管美國對中國平價商品的關稅有所調降,仍保留高稅率,低收入家庭面臨漲價風險,專家警告這些成本將轉嫁給消費者,並可能增加仿冒品的市場[2]。在此情況下,企業應積極多元化市場以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顯示出全球供應鏈的脆弱性與調整需求的迫切性。
華為在面對美國制裁的挑戰下,2022年第四季首次出現淨虧損,儘管營收增長9.5%至2760億元人民幣,但淨虧損達3億元,顯示出其在技術封鎖下的艱難處境。為了突破困境,華為加大研發投入至1797億元,占總營收的五分之一,並在晶片製造及智慧手機領域取得進展,顯示出其轉型的潛力[3]。相比之下,豐田汽車在美國貿易戰中成為最大的輸家,短短兩個月內損失12億美元,全年營業收入也低於預期,顯示出關稅戰對其本土生產及進口策略的重大影響[4]。這兩家企業的情況反映出全球貿易環境的變遷及企業在面對外部挑戰時的應對策略,未來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
隨著中美高層在日內瓦的會談取得重要進展,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顯著上升,離岸人民幣一度漲超400點,達到7.1988,市場對人民幣的走勢普遍持樂觀態度,高盛指出其將在一年內升至7的關口[5]。川普則表示不排除與習近平進行直接接觸以促進貿易協議,並強調此舉將為美國企業帶來更大市場機會,雙方計劃在90天內降低關稅,顯示出對改善貿易關係的強烈意願[6]。這一系列動作不僅反映了中美經濟互動的復甦,也為全球市場帶來了新的信心,尤其是在中國經濟修復的背景下,人民幣的強勢表現將進一步促進資本流入及市場穩定。
高盛分析指出,美國總統川普偏好油價在每桶40-50美元之間,並對油價波動表現出高度關注,這一立場可能影響市場動態[7]。目前WTI油價略高於63美元,年內下跌12%,而川普的發文顯示他在油價超過50美元時傾向呼籲降低價格,反之則支持提高價格以促進美國石油生產。另一方面,馬斯克在中東獲得新合約,顯示其企業在川普政策的助力下持續擴張,特斯拉及SpaceX等公司受益於與美國政府的良好關係,並在沙烏地阿拉伯市場展現潛力[8]。這些動態不僅反映出美國能源政策的影響,也顯示出科技企業在全球市場中的競爭力與機遇。
台股大漲452點,國泰高股息吸引力增強,AI晶片熱潮帶動科技股上揚
國泰永續高股息 (00878-TW) 宣布2025年第二季配息0.47元,年化殖利率接近9%,顯示其吸引力持續上升,受益人數增長近四成[9]。同時,台股今日大漲452.87點,收21782.87點,三大法人合計買超618.45億元,受惠於美中關稅互降及美國對AI晶片限制的撤銷,輝達獲得沙烏地阿拉伯大單,進一步推動科技股上揚[10]。市場分析指出,隨著COMPUTEX展會聚焦AI,台灣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的地位愈加重要,因此投資人應選擇具競爭力的企業以分散風險,展望台股後市仍具潛力。
鴻海 (2317-TW) 公布第一季財報,稅後純益421億元年增91%,每股純益3.03元創歷年同期新高,顯示出其在業外收入的顯著提升下,獲利表現強勁[11]。然而,雲端網路及消費智能產品的增長未如預期,反映出市場需求的變化。與此同時,台股在美中關稅互降及AI晶片限制撤銷的利好消息下,開盤即突破季線,最終上漲452.87點,台積電 (2330-TW) 表現尤為突出,帶動整體電子股上揚,顯示出市場對科技股的信心回升[12]。這一系列的變化反映出投資者對於科技產業的長期看好,尤其是在AI及半導體領域的持續發展中,未來仍具備成長潛力。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