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I讀新聞

科技巨頭ETF突破200日均線,市場信心回升但仍需警惕波動風險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5-05-14 08:15


七大科技巨頭ETF突破200日均線,市場關注經濟基本面和波動性風險

Roundhill 七巨頭 ETF (MAGS-US) 最近收於 50.67 美元,成功突破200日移動均線,顯示科技股有望重拾動能。這一波上漲主要受益於美中達成的臨時關稅協議,促使資金回流至科技股,進一步推升價格。該 ETF 包含輝達、蘋果、Alphabet、亞馬遜、Meta、微軟與特斯拉等七大科技巨頭。儘管技術指標突破被視為正面信號,但市場仍需警惕經濟基本面不明朗及部分股票的高波動性風險。分析師指出,若 ETF 能穩定在55.55美元以上,將可能吸引更多投資者進場,進一步推動科技股的復甦。

馬斯克推動SpaceX在沙國授權,中美貿易緊張緩和,AI晶片出口限制解除,市場信心回升

馬斯克在中東的行程中,成功為SpaceX的星鏈服務獲得沙烏地阿拉伯的授權,這不僅顯示出美國企業在全球市場的影響力,也為沙國的航空和海上運輸帶來了新機遇,成為6000億美元大單的受益者之一[2]。同時,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出現緩和,中國宣布將對美國進口商品的加徵關稅稅率調整為10%,並暫停24%的加徵關稅措施,這一政策轉變有助於促進雙邊貿易的正常化,反映出兩國在經貿高層會談後的共識[3]。這些動態不僅影響了全球供應鏈的運作,也可能改變投資者對於科技和貿易相關企業的市場看法,未來將持續關注這些政策對市場的深遠影響。
根據美國4月CPI數據,通膨壓力減緩,促使黃金價格反彈,紐約黃金期貨上漲至每盎司3247.8美元,顯示市場對於降息的期待增強,進一步支撐了金價的上行動能[4]。同時,OpenAI考慮在阿聯建設資料中心,這不僅是其擴展中東市場的策略,也是美國在全球AI基礎建設領導地位的體現,若協議成行,將促進美國半導體企業的出口,尤其是輝達的先進晶片,進一步強化美國在全球科技競爭中的優勢[5]。這些動態顯示出全球市場在科技與貴金屬領域的相互影響,投資者需密切關注相關政策變化及市場反應。
美中兩國聯合聲明取消91%關稅,促使外貿企業急於在旺季前完成訂單,導致訂艙需求激增至3至4倍[6]。然而國際船運公司因關稅戰影響暫停部分航線,運力供應減少,可能加劇供不應求的情況。與此同時,原油期貨因中美關稅調整及通膨數據好於預期而上漲,Brent原油期貨上漲至每桶66.63美元,顯示市場對經濟前景的信心回升[7]。OPEC+計劃增加石油生產,進一步反映出市場需求的強勁,整體而言,這些因素共同推動了全球貿易及能源市場的活躍度。
美國商務部撤銷前政府制定的AI晶片出口限制,顯示出政策的重大轉變,這不僅促使輝達 (NVDA-US) 股價大幅上漲,還推動那斯達克指數上揚1.61%[8]。此舉反映出新政府對科技政策的重新評估,並可能影響全球AI產業供應鏈,尤其是在與中東及亞洲國家的出口談判中,為美國科技企業開拓市場提供了新機會[9]。同時,通膨數據的放緩及高盛下調經濟衰退預測,進一步增強市場對美股的信心,標普500指數也因此回升,顯示出投資者對未來經濟前景的樂觀態度。

科技巨頭面臨AI與半導體市場挑戰,微軟與輝達逆勢成長

谷歌在搜尋首頁推出「AI模式」以應對OpenAI的競爭壓力,顯示其在生成式AI領域的積極布局。儘管Gemini AI的活躍用戶數達3,500萬,但仍遠低於ChatGPT的1.6億用戶[10]。同時,英特爾 (INTC-US) 財務長指出,外部客戶對新晶片製程的需求有限,未來生產量不會顯著增長,這對其晶圓代工部門的損益平衡目標形成挑戰[11]。這兩者的情況反映出科技巨頭在AI和半導體領域面臨的市場挑戰與機遇,未來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輝達 (NVDA-US) 近日因沙烏地阿拉伯大單的AI晶片需求,股價上漲5.6%,市值重返3.17兆美元,顯示出市場對其未來成長的強烈信心[12]。與此同時,英特爾則面臨晶圓代工業務轉型的挑戰,預計到2027年才能達到收支平衡,顯示出在開放代工服務平台上獲得外部客戶的困難[13]。這兩者的市場動態反映出半導體產業的分化趨勢,輝達的成功與英特爾的挑戰形成鮮明對比,市場將持續關注這些企業如何應對不斷變化的需求與競爭環境。
美國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顯示通膨增幅低於預期,促使總統川普再次施壓聯準會(Fed)降息。特別是生鮮雜貨價格創下自2020年以來最大降幅,顯示出通膨壓力的緩解[14]。然而,專家警告未來幾個月通膨可能再度升溫,尤其是在美國加徵關稅推高進口商品成本的背景下,市場對Fed降息的預期已從7月推遲至9月,美元指數因此下跌,歐元英鎊相對走強[15]。這一系列變化反映出市場對美國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並可能影響投資者的資產配置策略。
在美國貿易政策調整及關稅不確定性影響下,投資人紛紛轉向軟體類股以尋求穩定回報。微軟 (MSFT-US) 的財報超預期,股價反彈超過25%使市值重返全球第一,ServiceNow (NOW-US) 也預計AI軟體年合約業務將突破10億美元,顯示出軟體股在市場波動中具備更高的投資吸引力[16]。相對而言,硬體及半導體類股則面臨壓力,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約4%,反映出市場對於實體運輸需求的擔憂。專家認為,隨著投資者對於無需實體運輸的軟體股青睞度提升,未來這一趨勢可能會持續,進一步改變市場資金流向。

Powered by Yushan.AI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