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I讀新聞

中美貿易談判進展助推市場,台灣科技創新引領投資熱潮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5-05-12 15:55


中美貿易談判展望與印度巴基斯坦停火助力市場,台灣科技創新引領未來投資熱潮

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的聯合聲明強調雙邊經貿關係的重要性,雙方計劃於 2025 年前進行關稅調整,這將有助於穩定全球經濟環境 [1]。此外,印度與巴基斯坦達成停火協議,推動兩國股市大幅上漲,巴基斯坦股市更創下自 2008 年以來的最大漲幅,顯示市場對經濟復甦的樂觀情緒 [2]。然而,市場對於這些變化的持久性仍持謹慎態度,因為地緣政治的複雜性可能影響未來的經濟穩定性,投資者需密切關注後續發展。
近期,中國人民銀行推出的貨幣寬鬆政策顯示出政府對經濟增長的強烈支持,德意志銀行預測未來將進一步減少政策利率並依賴降準,這可能使美元兌離岸人民幣走向 6.8 的水平 [3]。對於日前新台幣暴力升值,國泰金 (2882-TW) 董事長蔡宏圖表示,雖然壽險業的避險成本上升,但風險仍在可控範圍內,長期而言,匯率在 27.5 至 33 元之間震盪波動,屬於合理區間 [4]。這些動態反映出全球市場對貨幣政策和匯率波動的敏感性,投資者需密切關注中美貿易談判及財政政策的變化,以調整投資策略。
摩根大通警告美國可能面臨類似英國脫歐的長期貿易衝擊,指出去全球化的貿易政策將對經濟成長和生產力造成持久影響,尤其是在關稅變化導致家庭消費和企業投資下降的背景下 [5]。同時,日本首相石破茂強調,未來的對美貿易協議必須納入汽車關稅問題,並拒絕為保護汽車產業而犧牲農業市場,顯示出日本在貿易談判中的強硬立場 [6]。這一系列貿易摩擦不僅影響雙邊關係,也可能對全球貿易體系造成深遠影響,市場需密切關注各國政策變化及其對經濟的潛在影響。
力積電 (6770-TW) 在即將舉行的 Computex 展示其與十家合作夥伴共同推出的 3D AI 半導體解決方案,顯示出台灣在半導體科技領域的強大實力,尤其是在語言模型推論和影像辨識市場的需求持續增長 [7]。此外,泓德能源 (6873-TW) 在澳洲的儲能項目即將併網,預計將為 Q3 業績注入動能,並受益於政府對再生能源的支持政策,顯示出全球對綠電需求的長期增長潛力 [8]。這些發展不僅反映出台灣企業在科技創新上的積極布局,也顯示出全球市場對於高效能半導體及儲能解決方案的迫切需求,預示著未來將持續吸引投資者的關注。
 

小米面臨信任危機,台股反彈,科技股表現強勁,蘋果 AI 搜尋顛覆 Google 市場格局

小米 (01810-HK) 近期因 SU7 Ultra 汽車的虛假宣傳問題面臨信任危機,股價早盤一度下跌近 6%,失守 50 港元大關,超過 300 名車主要求退車,顯示消費者對品牌的信心受到影響。儘管 SU7 Ultra 的鎖單量已突破 1 萬輛,成為高端市場的銷售冠軍,但小米必須迅速解決技術與信任問題,以維持其在競爭激烈的汽車市場中的地位。隨著 AI 技術的快速發展,COMPUTEX 論壇於 5 月 21 日聚焦於 AI 產業鏈的關鍵技術,吸引了輝達及德州儀器等業界巨頭參與,顯示出市場對於 AI 應用的高度重視,未來將成為推動產業升級的重要動力,這也為小米等科技企業提供了新的機會與挑戰。
在美中貿易談判進展順利的背景下,台股今日強勁反彈,上漲 214.5 點收於 21129.54 點,顯示市場對於科技股的信心回升,尤其是台積電 (2330-TW)(TSM-US) 等輝達概念股表現亮眼,帶動整體市場情緒。與此同時,中國乘用車市場在 4 月的零售量達 175.5 萬輛,年增 14.5%,顯示出強勁復甦,特別是新能源車的滲透率首次突破 51.5%。自主品牌在市場中的表現尤為突出,顯示出政策與技術創新對於市場的正面影響。然而,自主品牌在高端市場仍面臨挑戰,且對開發中國家的依賴過高,未來需加強品牌建設以提升競爭力。整體而言,台股與中國市場的動態反映出全球科技與汽車產業的結構性變化,投資者需密切關注這些趨勢的持續發展。
隨著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今日抵台並參加台北國際電腦展 COMPUTEX,市場對於 CPO 及機器人概念股的熱情持續升溫,台股也因此站上 21000 點,科技股表現亮眼,工具機族群因機器人題材回暖,東台 (4526-TW) 股價直奔漲停,帶動上銀 (2049-TW) 和大銀微系統 (4576-TW) 超過 8% 的漲幅,顯示半導體產業擴張將進一步促進晶圓機器人需求,並預期年底將有 AI 機器人訂單出現。這一系列動態不僅反映出市場對於科技創新的期待,也顯示政府補助方案的成效,未來將持續吸引資金流入相關產業 [13][14]
蘋果 (AAPL-US) 宣布將在 Safari 瀏覽器中引入 AI 搜尋結果,這一舉措對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GOOGL-US) 造成了超過 7% 的股價下跌,顯示出生成式 AI 對搜尋業務的顛覆性影響。市場對 Google 搜尋引擎的未來充滿疑慮,擔心其可能重蹈雅虎的覆轍。儘管 Google 擁有如 Gemini 等先進 AI 技術,但其廣告生態系統仍依賴傳統搜尋流量,若無法重構廣告模式,將面臨重大挑戰。這一事件不僅改變了科技業的競爭規則,也可能重塑整個網路產業的格局,未來的市場動態值得密切關注 [15]

Powered by Yushan.AI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

#偏強機會股

#波段上揚股

#突破區間

#均線指標上攻

#帶量突破均線糾結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