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I讀新聞

全球市場風險加劇:美元貶值、印度經濟受壓、台股強勁反彈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全球市場風險上升:美元可能貶值,印度經濟受壓,台股強勁反彈

市場對美元及印度經濟的悲觀情緒持續升溫,資深策略師David Roche預測美元在未來5至10年內可能貶值15%至20%,主要因外國投資者對美國資產的興趣減弱,尤其是在貿易戰影響下,美元已自貿易戰開始以來下跌8%[1]。同時,印度因印巴邊境衝突加劇,股票和債券市場持續下滑,外國銀行創紀錄地拋售印度國債,顯示市場對該地區的風險厭惡情緒上升,盧比匯率也跌至一個月低點[2]。這些因素共同反映出全球市場對於地緣政治及經濟不確定性的高度敏感,未來投資者需謹慎評估風險。
在香港股市的交易中,類股走勢顯示出明顯的分化,恒生指數小幅上漲91點至22867.74點,反映出市場對於部分權重股如阿里巴巴和香港交易所的信心,但同時晶片股如中芯國際和華虹半導體則遭遇重挫,顯示出市場對於科技股的擔憂[3]。此外,宏碁董事長陳俊聖指出,雖然關稅和匯率波動對公司影響可控,但市場的不確定性仍然是潛在隱憂,可能影響消費者信心及股價表現,這一點在當前全球經濟環境中尤為重要[4]。隨著越來越多A股公司計劃赴港上市,香港IPO市場或將迎來新一波活躍,這將為市場帶來新的動能,但同時也需警惕外部風險的影響。
立法院通過電業法修正案,強調維持台電現狀並促進綠電交易,顯示政府對能源轉型的重視[5]。同時,聯強在法說會中報告資料中心業務增長近50%,印尼手機市場表現強勁,顯示新興市場消費動能回暖[6]。然而,消費性電子需求減弱,半導體業務仍面臨挑戰,顯示市場結構性變化。整體而言,能源與科技產業的轉型與成長,將成為未來投資的重要焦點。
今日台北股市在外資連續六日買超的推動下強勁上漲,台積電 (2330-TW) 單日買超達136億元,顯示外資對台股的信心持續增強,成交值達2935.1億元[7]。然而,美國債市面臨殖利率波動加劇及安全資產屬性受質疑的挑戰,可能影響全球金融市場的穩定性,尤其是在高槓桿對沖基金流動性衝擊的背景下,市場對降息預期的依賴程度將顯著提高[8]。這樣的市場動態不僅反映出資金流向的變化,也顯示出投資者對於風險資產與避險資產的重新評估,未來需密切關注這些趨勢對台股及全球市場的影響。

中國新能源車安全性引發關注,A股市場持續震盪顯示投資者謹慎情緒

中國工信部針對隱藏式車門把手的安全性問題展開徵集意見,顯示出新能源車在設計上的潛在風險,尤其是在事故救援中的逃生困難[9]。隨著此類設計的普及,專家呼籲需建立統一的安全標準以保障乘客安全,特別是在緊急情況下的應對能力。與此同時,國產混凝土大廠國產 (2504-TW) 公布第一季財報,顯示出在內需大建設的推動下,營收持穩並年增11.4%[10],這反映出科技建設熱潮對於建設需求的正面影響,儘管全球貿易環境仍存在不確定性。這些發展共同反映出中國市場在安全與成長之間的平衡挑戰。
在此背景下,中國 A 股市場在周五持續震盪,三大指數普遍下滑,創業板指領跌,顯示出市場情緒的謹慎與量縮整理的趨勢。上證指數結束三連漲,收低 0.3% 至 3342 點,深證成指亦下跌 0.69% 至 10,126.83 點,成交額僅為人民幣 1.1920.22 兆元,反映出投資者的觀望情緒。儘管半導體類股普遍表現不佳,但銀行和電力等部分類股逆市上漲,顯示出市場結構的分化。根據中國海關的報告,今年前四月貿易進出口總值年增 2.4%,顯示外貿持平穩增長,專家預測 A 股市場將呈現下有底的特徵,建議投資者把握低接機會,以應對未來可能的市場波動[11]

面板市場挑戰持續,旺矽業績亮眼;材料-KY營收創新高但獲利下滑,國定假日法案引發企業成本擔憂。

面板雙虎友達 (2409-TW) 和群創 (3481-TW) 最近公布的4月營收數據顯示,友達月減10.5%至231.37億元,年減2.6%,而群創則微增1.2%至189.96億元,年減1.3%。這些數據顯示面板市場仍面臨挑戰[12]。儘管群創預期第二季訂單超出預期,但第三季需求的影響仍需關注。另一方面,旺矽 (6223-TW) 在第一季表現亮眼,稅後純益達7.24億元,年增83.76%,每股稅後純益創新高,顯示出半導體測試需求的強勁[13]。隨著AI需求的持續增長,旺矽預期全年營收將逐季成長,顯示出半導體產業在科技戰背景下的韌性與潛力,未來市場動向值得密切關注。
材料-KY (4763-TW) 在2025年第一季營收創新高,達41.54億元,顯示出其在加熱不燃燒菸市場的強勁需求。然而,稅後純益卻因產品銷售組合影響下滑3.4%至20.31億元,毛利率亦降至58.4%[14]。同時,立法院通過每年增加5天國定假日的修正案,工商協進會擔憂此舉將加重企業的營運成本,特別是對製造業及中小企業的影響,並呼籲政府提供配套措施以減輕衝擊[15]。這些因素共同反映出市場在面對政策變動及企業成本壓力下的脆弱性,未來企業需更靈活應對市場變化以維持競爭力。

Powered by Yushan.AI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

#動能指標下跌股

#價值低估股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