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推動半導體回流與AI改革,全球貿易與科技競爭加劇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5-05-09 13:35
美國推動半導體回流與AI政策改革,全球貿易格局與科技競爭加劇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強調需將半導體製造業帶回美國,並質疑為何AI晶片必須在台灣生產,這反映出美國對於半導體產業的政策調整,尤其是在川普政府對外貿易政策的影響下,台灣面臨32%的對等關稅壓力[1]。此外,國際金價因美英貿易協議的預期減少而失守3300美元,但分析師預測央行購金潮將持續,尤其是中國的黃金儲備持續增長,可能推動金價突破歷史高點[2]。這些動態顯示出全球市場在面對地緣政治和經濟變遷時,資產配置的策略正逐漸轉向黃金等避險資產。
在此背景下,川普政府計劃廢除拜登時期的AI擴散規則,以簡化政策並促進創新,這一舉措獲得市場支持,顯示出美國在AI領域的競爭壓力加劇,尤其是在中國技術崛起的背景下[3]。同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俄與普丁會晤,強調深化中俄戰略夥伴關係,並共同應對全球挑戰,這一動作可能進一步加劇美中之間的科技競爭與地緣政治緊張[4]。隨著中美在AI及其他高科技領域的競爭日益激烈,市場需密切關注政策變化對全球科技生態的影響,特別是在美國試圖鞏固其技術優勢的同時,中國則積極擴展其國際影響力。
美國前財長桑默斯指出,賴清德政府對美國關係的重視促使台幣強升,雖然這可能影響台灣740億美元的貿易順差,但同時也顯示出台灣在美國金融市場的關鍵地位,持有近8000億美元美國證券的數據便是明證[5]。另一方面,印度與美國的貿易協議進展顯示出印度在貿易政策上的重大轉變,專家認為若達成協議,將有助於金融、材料及醫療保健行業的發展,並可能為印度股市帶來機會[6]。這些動態反映出全球貿易格局的變化,台灣與印度在美國的貿易策略上各有不同,但都在尋求更大的市場機會與競爭優勢。
針對貿易協議的進展,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指出,與日本和南韓的貿易協議進展緩慢,顯示出美方對於關稅減免的談判並非短期內可達成,這可能影響到全球貿易格局[7]。同時,OpenAI執行長奧特曼在參議院聽證會上強調美國在AI領域的領先地位,但也警告中國的追趕勢頭不容小覷,這反映出科技競爭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8]。隨著全球市場對於貿易和科技的關注加劇,未來的政策走向將對各國經濟發展及企業競爭力產生深遠影響。
基隆新成屋空屋率高企,蓋茨捐款計劃引發資本流向變化,科技股長期潛力看好
根據內政部資料,基隆市的新成屋空屋率高達35.34%,顯示供給過剩及投資客比例過高,市場面臨修正壓力[9]。同時,比爾·蓋茲宣布計劃在未來20年內捐出幾乎所有個人財富,並提升基金會年度預算至90億美元,專注於全球衛生和教育等議題[10]。這一系列動態反映出市場與慈善界的資源配置趨勢,顯示在經濟不確定性中,資本流向更具社會責任的項目,未來或將影響投資者的選擇及市場結構。
儘管美國科技股因關稅影響而短期下跌,但分析師Daniel Ives對其長期潛力持樂觀態度,特別是在人工智慧(AI)技術的推動下,預測AI資本支出將達3250億美元,年增率高達40%[11]。Ives指出,AI將在超大規模計算、軟體及消費者網路等領域中主導市場,輝達 (NVDA-US) 和台積電 (2330-TW) 等公司將成為主要受益者。這顯示出科技股在面對市場不確定性時仍具吸引力,投資者對大型科技股的關注將重新升溫,反映出市場對於科技創新及其長期成長潛力的信心。
家登年增9.37%儒鴻稅後純益增17.8% 企業應對市場變化與技術革新趨勢明顯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