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避免中國廉價品湧入 歐盟成立進口監控小組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5-04-15 08:54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避免中國廉價品湧入 歐盟成立進口監控小組。(圖:shutterstock)

川普對中國商品加徵 145% 關稅,歐盟憂心廉價商品繞道湧入,成立「進口監控小組」應對。

進口監控小組設立布魯塞爾歐盟委員會總部伯雷蒙大樓(Berlaymont)內,使命是密切追蹤全球商品流向的變化,探討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實施的新關稅是否正在重塑貿易格局。


中國商品需面對高達 145% 的關稅,較上月暴增 7 倍。廉價的鍋具、吸塵器和洗衣機會否如潮水般湧入歐洲市場?歐盟會否──用稍顯誇張的說法──淪為美國不再需要的商品堆場?這些疑問正是工作小組極待解答的核心問題。

經濟學家指出,由於中國國內需求目前極為疲軟,而亞洲其市場已接近飽和,難以消化更多商品,因此中國生產商將被迫加大對歐洲市場的滲透力度。

對中國而言,貿易戰帶來的挑戰不容小覷。科隆德國經濟研究所(IW)透過最新模擬分析了貿易戰對主要經濟體的深遠影響。從 2025 年至 2028 年,中國的 GDP 將因目前的關稅大幅下降達 2.9%, IW 經濟學家因此斷言,中國有可能成為這場遊戲中的「輸家」之一。

造成這樣的結果,與中國經濟結構的轉變密切相關。IW 經濟學家 Jurgen Matthe 解釋,因出口業務在中國經濟中的地位愈發舉足輕重。由於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早已無法支撐成長目標,大量優惠銀行貸款和其他補貼因此源源不斷地流向出口導向產業。

儘管近期中國經濟顯現出些許穩定的跡象,商業氛圍略有回暖,但 Matthe 警告:新關稅的衝擊正直接威脅這波脆弱的復甦趨勢。

中國在美出口中,電子產品、電氣技術和機械製造是主力,家具和玩具等消費品同樣佔有重要地位。Matthe 預判隨著美國市場收緊,這些商品將積極尋找新的出路和市場。

中國問題專家、前歐洲議員 Reinhard Butikofer 表示,「中國高度依賴出口來消化其工業過剩產能,」他強調,旦美國市場關閉,這些商品必然會流向其他地區,「而歐洲無疑是首要候選地。」

因此,中國可能將過剩產能傾瀉至歐洲,拖累本地經濟陷入惡性的價格競爭。


若這股浪潮持續高漲,德國經濟可能首當其衝。市場分析師指出,對於光電板等德國已無顯著產業的領域,影響尚可承受。在化學和機械製造等關鍵產業,廉價商品的衝擊可能構成嚴重威脅,甚至危及企業的生存。

為了避免這種局面,歐盟委員會可能推出針對性的限制措施。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近期明確指出,「我們必須防範貿易轉向帶來的間接衝擊。」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