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對等關稅5策略因應 台美從「零關稅」談起、組「台灣投資美國隊」
鉅亨網記者黃皓宸 台北 2025-04-06 20:19

針對美國以「對等關稅」對臺加徵 32% 關稅,總統賴清德今 (6) 日發表錄影談話向國人說明面對關稅的 5 項因應策略,強調已派談判小組赴美,盼談判關稅從台、美雙方「零關稅」談起,並說明面對當前挑戰,台灣沒有計劃採取關稅報復,企業對美國的投資承諾,只要符合國家利益,也不會有任何改變。
賴清德感謝社會各界近日提供的寶貴意見,但強調若仔細分析台灣對美國的貿易,會發現去年台對美出口金額是 1,114 億美元,占全體出口總額的 23.4%,其他 75% 以上的產品是銷往美國以外的世界各地,銷美產品,具備競爭力的資通訊產品以及電子零組件占 65.4%,表示台灣的經濟,其實仍具有相當的韌性,只要應對策略適當,公私協力,將可以降低衝擊,請大家不要恐慌。
賴清德說,面對美國「對等關稅」,台灣也名列其中,勢必對我國造成重大影響,各國已回應,有些國家甚至採取報復性措施,台灣沒有計劃採取關稅報復,但要讓美國清楚,台灣對美經濟發展的貢獻,更要積極掌握全球經濟情勢的變化,加強台美產業合作,在維護經濟持續發展的目標下,採取以下五項策略來應變:
策略一,透過談判,全力爭取改善對等關稅,有五點作法: 1、台灣已經組成談判小組,由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領軍,成員包括相關部會以及學界、業界,談判關稅可比照美加墨自貿協定,從台、美雙方「零關稅」開始談起。
2、擴大對美採購以降低貿易逆差,行政院已經完成盤點對農、工、石油、天然氣等產品的大量採購計劃,國防部也已經提出軍事採購清單,各項採購都會積極進行。
3、擴大對美國的投資,目前台灣累計對美國投資金額已經超過 1,000 億美元,創造約 40 萬個工作機會,未來除了台積電 (2330-TW) 加碼投資,其他產業,例如電子、資通訊、石化及天然氣等,都可加碼投資美國,台灣將協助整合出「台灣投資美國隊」,也期盼美國對等整合「美國投資台灣隊」,讓雙方經貿合作更緊密。
4、排除非關稅貿易障礙,非關稅貿易障礙是美國評估貿易夥伴對美貿易是否公平的指標,將積極解決已經存在多年的非關稅貿易障礙,讓談判更加順利。
5、解決美方長期所關切的高科技產品出口管制,以及低價傾銷商品違規運轉,也就是洗產地的問題。
策略二,提出產業支持計劃,針對國內受衝擊影響的產業,尤其是傳產及中小微型企業,給予及時且必要的支持與協助,行政院已於前日公布九大面向,20 項措施。未來會針對各個產業的不同影響與特殊性給予支持,並協助創新升級轉型。
策略三,提出中長期經濟發展計劃,政府同時提出經濟及產業發展的新策略,這也是突破未來經濟挑戰的根本途徑。政府積極和友盟國家合作,既開拓多元市場,也可強化產業上、中、下游整合,讓台灣產業生態系更完整,也推升台灣產業升級轉型,也要善用半導體製造、IC 設計,資通訊產業、及智慧製造等產業優勢,打造台灣成為人工智慧島。
策略四,台灣加 1;亦即台灣加美國的新布局:最重要的是台灣要站穩腳步,不因這次風波而動搖,政府會獎勵投資,鬆綁法令,持續改善台灣的投資環境,積極滾動解決水、電、土地、人力、人才各項問題,來協助企業根留台灣,加碼投資台灣,也要幫助台商的海外生產基地做必要的調整,形塑台灣加 1,也就是國家經濟發展戰略將調整為「立足台灣,布局全球,加強美國,行銷全世界」,利用供應鏈的新布局,加強台、美產業合作。
策略五,開啟產業傾聽之旅:產業不分類別,不管大小,美國一旦開徵對等關稅,政府將分頭傾聽業界的心聲,隨時解決問題,也讓政策更符合需求。
賴清德強調,過去半個多世紀,台灣經歷兩次能源危機、亞洲金融風暴、全球金融海嘯及疫情衝擊等,我們不但能夠克服困難,而且化危機為轉機,讓台灣經濟脫胎換骨,面對當前的挑戰,行政院的對策也希望立法院不分朝野都能支持,為台灣經濟打開更寬闊的出路。
- 2025掌握債券投資契機主動 + 靈活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