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會深陷政治泥潭:共和黨為何對馬斯克「削弱政府」無動於衷?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5-02-21 16:57

美國著名期刊《大西洋月刊》近日發文,評論共和黨為何對馬斯克「削弱政府」無動於衷,文章作者 Russell Berman 認為,川普總統與科技大亨馬斯克聯手推動的「政府效率部」(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Efficiency, DOGE) 改革行動,正在撕裂共和黨內部,卻意外成為兩黨政治博弈的「替罪羊」。
作者指出,自川普重返白宮以來,其透過行政命令繞過國會的作風已屢遭批評。而這次與馬斯克合作的 DOGE 行動,將這種「帝王式統治」推向新高度。據《華盛頓郵報》披露,截至本月中旬,DOGE 已關閉或暫停運作的政府機構達 17 個,涉及美國國際開發署 (USAID)、消費者金融保護局 (CFPB) 等關鍵部門,超過 1.2 萬名公務員被迫無薪休假。
這一舉動直接挑戰了憲法賦予國會的「預算審核權」。憲法明文規定:「除必要情況外,無任何機關可支取未經國會核准之公款。」然而,共和黨控制的國會議員群體卻出奇地保持沉默。眾議院議長麥克 · 約翰遜 (Michael Johnson) 更公開嘲諷民主黨「緊抓法治這個新穎概念」,暗示對行政權越界的默許。
這場政治風暴背後,暴露出共和黨深層的策略矛盾。一方面,黨內極端保守派長期以「縮減政府規模」為核心訴求,理應支持川普的改革;另一方面,面對 midterm 選舉壓力,多數議員不願親自牽頭削減具爭議性預算,寧願將風險轉嫁給 DOGE。
前眾議院自由黨團主席 Bob Good 的遭遇便具象化了這種困境。作為 2010 年茶黨運動的骨幹,他曾在 2023 年提案砍半 USAID 預算,卻因為害怕失去選民支持而放棄。如今他雖讚賞 DOGE 的果斷行動,卻批評同儕「缺乏勇氣透過立法實現承諾」。
Good 說: 「他們想兩面討好:既為 DOGE 喝彩,又拒絕在法案上簽名負責。」
權力遊戲的替罪羔羊
威斯康辛州前眾議員 Reid Ribble 則指出,馬斯克已成為共和黨的政治「避雷針」。他分析:「川普讓這位億萬富翁成為民主黨攻擊的靶心,同時又能繼續推進改革。這種『外包』策略既能避免黨內分歧升級,又能將後續責任轉嫁給未經選舉產生的 DOGE。」
這種操作手法與歐巴馬時期形成鮮明對比。 2013 年,當現任總統試圖以行政命令推動醫保改革時,共和黨茶黨派曾激烈反對,甚至發起全國抗議。
然而,那些曾譴責「帝王總統」的議員們,如今對川普單方面凍結政府機構的行為卻異常溫和。伊利諾伊州前議員 Joe Walsh 批評稱,他們對歐巴馬用筆簽令的憤怒,如今都化作了對川普權力濫用的盲從。
儘管共和黨掌控兩院,但其脆弱的多數席位 (眾院僅 222 席) 使得任何重大立法都需全體一致通過。這導致兩院陷入荒誕的立法拉扯:參議院希望優先通過邊境安全與國防預算法案,眾院則強硬要求將減支、稅改與邊境問題打包成所謂「偉大又美麗的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川普本人對此含糊其辭,僅表示「順其自然」。
這種混亂局面直接影響了政府運作。本月底,國會將迎來避免全面停擺的最後期限,但兩黨至今未能就短期預算達成共識。民主黨人雖在法庭上成功部分恢復被凍結機構運作,但在國會缺乏足夠票數採取實質行動。
沉默共謀的後果
佛羅里達州立大學政治學教授 James Morris 警告:「共和黨默許行政權濫用將開啟危險先例。一旦 DOGE 成為常態機制,未來任何總統都可能效仿這種『外包治理』模式。」
更嚴重的是,這種策略正在消解國會的憲法權力。憲法學者 Erin Carter 指出:「當立法機關放棄對預算的主導權,無異於將『三權分立』體制推向崩潰邊緣。」
儘管部分議員開始呼籲正視問題,但共和黨內部的政治動力顯然更傾向於維持現狀。緬因州參議員 Susan Collins 雖明確反對 DOGE 權限,卻未能獲得足夠支持推動法案。
文章作者 Berman 認為,在這場政治荒誕劇中,最受傷害的可能是美國的民主體制。當國會選擇成為行政權力的「橡皮圖章」,當億萬富翁成為政策執行的「黑手套」,憲法賦予人民的制衡機制正逐漸失效。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