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鋼鐵股原來有這些利多?今年走傳產+原物料行情要這樣把握。
摩爾投顧 - 陳冠廷分析師 2025-02-20 17:04

台積電 (2330-TW) 股價近期偏震盪,廣達 (2382-TW)、鴻海(2317-TW) 則已經失去 2023-2024 的強勁走勢,過去 2 年台股是靠 AI 代工業創造的榮景,而過去 2 年確實像 AI 伺服器、散熱、機殼、IC 設計、晶片、半導體設備等,很多翻倍的股票。在廣達營收大幅成長下,股價卻無法像 2023 年如此飆升,這代表廣達當前的營收成長,在先前的漲幅裡已經反映了。
DeepSeek 崛起帶起大陸經濟和科技業的信心,從陸港股價指數而言,確實已結束空頭走勢,這已經領先反映大陸經濟將可能落底後迎來回升,這將帶起房市,還有原物料需求。而大陸 AI 供應鏈若因 DeepSeek 而崛起,勢必對台灣 AI 代工起到排擠效應。因此判斷,今年經濟成長,有可能會靠傳產和原物料的漲價行情來帶動,已不是先前的 AI 技術成長帶動為主。

無人機像中光電 (5371-TW)、雷虎(8033-TW)、亞航(2630-TW)、邑錡(7402-TW)、長榮航太(2645-TW)、漢翔(2634-TW) 等,位階都不算高檔。賴總統拍板國防預算要達 GDP 百分之 3 或以上,還有未來戰場無人機就是趨勢。台灣必須有自己無人機的供應鏈,美國也要擺脫大陸無人機零組件的依賴,這通通都是無人機產業的利多。

美國熱軋母材每公噸突破 900 美元,單月大漲 21%,這顯示鋼鐵原料確實在漲價,漲價就是最明確的利多訊號,因為這是需求推升的,是真金白銀買出來的。大陸經濟往上,對原物料的需求會一波波帶動,這比烏克蘭重建是更長線的利多。鋼鐵股從 2021 年低迷 3 年半甚至以上,跌出低位階的空間。循環就是有上有下,鋼鐵股跟航運一樣,都是整個族群齊漲齊跌,因為循環性很明顯,景氣行情必定會有循環,所以鋼鐵股不會永遠低迷。就像大陸經濟也不會永遠低迷一樣。中鴻 (2014-TW)、中鋼(2002-TW)、海光(2038-TW)、燁興(2007-TW) 都偏低檔仍可留意。
即時的分析和佈局機會,歡迎加入 LINE 接收最新分享。
接收個股分析、免費盤前稿、和盤後分享,請加入 line 粉絲團成為好友。
台股鈔能力 - 陳冠廷分析師
更完整分析歡迎收看 2/20 盤後節目


文章來源: 摩爾投顧 - 陳冠廷分析師
本公司所推薦分析之個別有價證券 無不當之財務利益關係 以往之績效不保證未來獲利 投資人應獨立判斷 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