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吃不到、今年吃不起!日本米價飆漲八成 日銀可能加快升息
鉅亨網編輯林羿君 綜合報導 2025-02-19 11:30

日本民眾想吃碗想噴噴的白米飯,卻面臨「去年吃不到、今年吃不起」的窘境。日本去年一度陷入米荒,時隔 9 個月,米價依舊居高不下,甚至比去年飆漲 82%。而這波米價飆漲,也可能促使日本加快升息的腳步。
根據日本農林水產省的最新調查,1 月 27 日當周,日本 5 公斤米的平均零售價飆升至 3688 日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漲幅高達 82%。因此當局緊急宣布將釋放 21 萬噸儲備米,以抑制飆升的米價。
在 17 日的一項民調結果顯示,對於政府將投放最多 21 萬噸儲備米的應對,81.3% 的受訪者認為「為時已晚」。
這項措施的實際效果備受質疑。經濟學者認為,儲備米的投放主要是短期應急措施,可能難以從根本上解決供需失衡和市場僵化等深層問題。因此,米價能否回歸正常水平,取決於政府能否採取更有效的長期政策來調整供需關係和改革市場機制。
與此同時,在米價的帶動之下,其他物價也在悄悄上漲。根據日本央行最新統計數據,今年 1 月,日本國內企業物價指數較去年同期上漲 4.2%,超出市場預期的 4%,而企業對企業價格的上漲,可能會推高家庭為商品和服務支付的價格。
在各類商品價格方面,由於米、雞蛋和肉類價格的穩定上揚,包括米在內的農林水產品價格較去年同期上漲 36.2%,食品成本上漲 2.9%。
日本央行正在關注食品價格的波動。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日前表示,央行在執行貨幣政策時,將把食品價格可能繼續高企並影響人們通膨預期的風險納入考量。
分析認為這番言論凸顯,米價突然上漲,可能會導致日本央行被動升息。自去年 10 月以來,日本米類食品價格突然大幅上漲,推高了日本的 CPI,繼而觸發了日本央行的防通膨警鈴,若這種漲勢持續,日本加快升息將不可避免。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