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科技

富比士:半導體業造就多位台灣富豪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4-05-31 14:30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富比士:半導體業造就多位台灣富豪(圖:shutterstock)

據《富比士 (Forbes)》報導,在台灣富豪創造財富的過程中,半導體行業扮演了重要角色。如今,隨著人工智慧所需的複雜微處理器的需求激增,這一財富還在快速增加。台股半導體指指數較去年同期已大漲 43%,超過大盤整體 31% 的漲幅。

《晶片戰爭》一書的作者、麻薩諸塞州塔夫茨大學副教授 Chris Miller 表示:「台灣的半導體企業家在過去幾年表現非常出色,因為整個晶片產業在人工智慧的支持下表現出色」。

根據產業組織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顯示,儘管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在 2022 年創下歷史新高後,預計在 2023 年下降 9%,但今年預計將成長 13%,達到 5880 億美元。

根據 Counterpoint Research 數據,台積電 (2330-TW)(TSM-US) 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代工廠,到 2023 年將占據全球市場 60% 的份額。公司今年第一季營收成長 17%,至 5930 億元新台幣,而 2023 年營收下降了 5%。

自去年以來,創辦人張忠謀的財富大幅增加了 44%,達到 33 億美元。台積電的一大客戶是輝達 (NVDA-US),並為這家總部位於加州的公司提供用於高級運算的 Grace Hopper 超級晶片。

財富激增的富豪,還包括聯發科 (2454-TW) 創辧人兼董事長蔡明介,他的財富財富成長近三分之一,達 32 億美元。他的公司正在競相設計用於生成式人工智慧和邊緣人工智慧的晶片,這些技術可以為智慧家電等遠離雲端的設備提供動力。聯發科第一季的營收成長了 40%,達到 1340 億元,而去年全年營收下降了 21%。

另一個繁榮的受益者是私人企業漢民科技創辦人兼董事長黃民奇,財富從 15.5 億美元增加到 16.5 億美元。漢民科技成立於 1977 年,專門生產用於製造先進微處理器的光電設備,並聲稱已為台灣和東南亞幾乎所有代工廠提供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的晶片製造商開始透過新工廠向海外擴張。 Counterpoint Research 副總監、前台積電工程師 Brady Wang 表示,一個關鍵驅動因素是對供應鏈在地化的渴望。 Wang 表示,業界和主要政府「意識到供應鏈實際上很脆弱」, 「它可能被像新冠病毒這樣的單一事件打斷」。

其他潛在的干擾,包括兩岸緊張局勢和自然災害,例如 4 月發生在台灣東海岸的地震,這是 25 年來最強的一次。

自 2020 年以來,台積電已承諾投資超過 950 億美元在海外建造新廠。今年 2 月,台積電在日本開設了第一家工廠,並於 4 月表示,將在亞利桑那州建造三家工廠。其位於德國的第一家歐洲工廠,計畫於 2027 年開業。

據 Counterpoint Research 稱,另一家台灣代工晶片製造商聯電占全球市場份額的 6%,這家公司正在新加坡投資 50 億美元建造一座工廠,這是公司在新加坡的第二座工廠。今年 1 月,聯電與英特爾 (INTC-US) 合作,在這家科技巨頭位於亞利桑那州的製造中心,生產 12 奈米晶片製程平台。

台灣半導體封裝和測試公司日月光自 1997 年以來,一直與台積電合作,該公司正在馬來西亞現有的工廠內建造兩座新工廠,預計於 2025 年完工。

公司掌舵人張虔生與張洪本兄弟,以合計 78 億美元的收入 (成長 24%) 升至台灣富豪排名第六。 3 月份,日月光表示將進一步開發其先進的互連技術,即連接半導體元件的布線,以滿足對 AI 晶片的需求。 2023 年,日月光營收萎縮 13% 至 5,820 億新台幣,但今年第一季小幅上漲 1%。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

#營收創高股

鉅亨號貼文

看更多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