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港通帶挈 亞洲對沖基金大舉押注中資股 獲利壓同業
鉅亨網新聞中心
滬港通自去年11月開通以來,已為亞洲對沖基金帶來不少大賺特賺的機會。 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外電媒體指,自滬港通去年11月啟動以來,不少亞洲對沖基金趁機大舉押注中資公司,並獲得雙位數字的豐厚回報,跑贏其他同業。
《星島日報》報導,《華爾街日報》引述市場數據商Eurekahedge追蹤的數據指,自去年4月監管機構宣布開展滬港通以來,亞洲對沖基金平均錄得18%的回報,較整體對沖基金同期回報率7.4%高逾倍。該報道舉例指,總部在香港、由亞洲股壇老將薩德勒(Simon Sadler)營運的Segantii Capital Management,旗下的多策略基金規模單是今年便增長24%至約10億美元(77.5億港元),該基金去年亦增長了35%。
Segantii在滬港通啟動之前,已開始買入中國股票,押注該項目啟動後,估值偏低的A股表現將超過估值較高的H股;換句話說就是炒AH股差價。
追蹤中資公司AH股估值差異的恒生AH股溢價指數顯示,去年夏季A股估值一度落後H股達11%,但在幾周內迅速飆升,較H股溢價超過30%。
Segantii感到A股估值已過高時,隨即轉而押注中資公司的H股,自1月底以來這些股票升幅已超過20%,回報可觀。
另外,奧氏資本管理和Pine River Capital的部分亞洲基金也看準同樣機會,獲得雙位數回報,奧氏資本的亞洲基金今年首4月升了11%,是該基金旗下其他主要基金回報率的逾兩倍。Pine River兩年前設立的一隻中國基金,首4月亦升了13%;去年升幅為30%。
高盛旗下亞洲機構經紀業務主管博爾頓稱,對於對沖基金來說,滬港通已經成為扭轉局面的要素;他補充,預期深港通快將開通,將帶來新的投資機會。
- 經濟衰退疑慮未退 債券投資三「高」策略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