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擊前所未見!預測後疫情時代 各國央行改採情境分析
鉅亨網編譯余曉惠 2020-05-12 13:20
新冠肺炎 (COVID-19) 帶來前所未見的經濟衝擊和挑戰,世界各國央行預測經濟的難度提高,過去能夠以簡單的區間表達,如今似乎逐漸改採情境分析。
澳洲央行 (RBA) 提出的經濟展望就以失業率分成「基本、樂觀、悲觀」三種情境,英國央行 (BOE) 則根據可能的情境發布預測,並未提出正式的預測。
美國聯準會 (Fed) 決策官員最近也淡化提出準確預測的可能性,例如,費城聯準銀行總裁 Patrick Harker 最近也提出幾種情境預測,包括美國出現第二波疫情,必須再次啟動封鎖停工措施,導致 2021 年經濟萎縮的痛苦結果。
央行官員和經濟學家預測疫情過後的經濟前景面臨的挑戰,更甚於十十年前的全球金融危機,新冠病毒難以控制又極其致命,讓專家在預測經濟時面臨諸多變數。
澳洲央行預測的基本情境是 6 月失業率達到 10%,到 2021 年底下降到 7.5%;樂觀一點的情況是 2022 年年中之前,失業率下降到 5%;悲觀情況則是持續盤旋在接近 10% 水準,而經濟在可預見的未來陷入嚴峻萎縮。
澳洲央行認為,經濟發展將視消費者是否會在經濟解除封鎖之後,仍維持一段長時間的社交疏離,以及消費、投資和就業有多疲軟。
澳洲央行在上週發布的政策聲明中說:「很難精確判斷疫情的影響程度和持續時間,因此從不同情境思考有其意義。」
中國考慮取消傳統的 GDP 預測,讓決策官員在經濟復甦期間的政策制訂擁有一些彈性。
前所未見的危機
各國央行的作法和國際貨幣基金 (IMF) 類似,IMF 在 4 月中旬提出三種情境,IMF 首席經濟學家 Gita Gopinath 說,「COVID-19 是一場前所未見的危機,代表疫情對人類生活和生計造成的衝擊,本身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
各國政府已經砸下超過 8 兆美元財政支出刺激經濟,央行官員也在評估,這些財政措施和他們自己挹注的貨幣刺激,帶動經濟復甦更快擺脫危機的效果有多大。
然而在尚無疫苗或療法問世之前,前景仍充滿變數。公衛專家目前的共識是至少 2021 年才會出現有效的療法或疫苗。
(本文不開放合作媒體轉載)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