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鉅亨新視界

〈分析〉一文解析:接蘋果單、是好是壞?

鉅亨網編輯江泰傑 2019-12-23 21:30


能不能接到蘋果訂單,是在手機供應鏈中象徵著在「該技術」層面的肯定,但是不是能代表獲利表現一定好,則就不一定呈現正相關。

以下總和蘋果產業鏈中,中國九大主流供應商瑞聲科技、歌爾股份、德賽電池、信維通信、立訊精密、藍思科技、安潔科技、歐菲光、水晶光電等財務數據,並透過平均值來反應過去十年整體財務變化情況,來觀察蘋果訂單真是「毒蘋果」嗎?
 
從營收角度來看,蘋果供應商營收逐年提升,2008 年~2018 年,這九大主要供應商平均營收由人民幣 6.25 億元上升至人民幣 196.03 億元,年複合成長率達 41.1%,反映出接到蘋果訂單對其營收成長貢獻不小。


但毛利率方面則是從平均的 31.7% 下滑至 20.2%,年複合成長率為 - 4.4%,這顯示這九家企業所屬的產業競爭大,技術進入門檻相對低,因此要保有蘋果訂單除了降價外,也要承接更多組裝業務。

再從 ROE 來看,自 2012 年以後,這九家供應商平均獲利能力下滑。2008 年至 2012 年,平均 ROE 從 15.9% 上升至 23.2%。但在 2012 年~2019 年 H1 期間,平均 ROE 持續下滑至 4.5%,主要是因為固定資產增加帶來的折舊支出及蘋果對成本的控制轉嫁至供應商身上。

若從資產負債比率來看,蘋果供應商長期償債能力下降。2008 年至 2019 年 H1,蘋果供應商平均資產負債率由 33.6% 上升至 49.3%。

當然並不是每一家蘋果供應商都會出現如此的情況,技術競爭廠商的多寡、產品良率等等都是企業能不能保持獲利水準的關鍵,而事實上,上述這九大中國蘋果供應商在技術層面上並不算是頂尖,且非無法取代,因此算是對蘋果議價能力相對較差,也是蘋果能轉嫁成本的對象。

若是像台積電的晶圓代工、高通的基頻、三星的 OLED 面板等這類技術等級更高、護城河更強、競爭者少的產業,則相對較能抗衡蘋果降成本的壓力。

此外,蘋果對於供應鏈成本控制越來越緊,最關鍵的問題並不是蘋果本身,而是出自整個手機產業競爭更趨激烈有關。這因為智慧手機市場漸漸達到飽合,換機需求成為手機出貨數量的關鍵。

但缺乏「新創意」只是一昧強化硬體規格,帶來的結果就是消費者換機週期不斷拉長,這點讓蘋果同樣倍感壓力。

因此,這些蘋果供應鏈所反映的營運情況是大環境所致,就算客戶改成三星、華為問題一樣無法解決。

而市場目前期待 5G 換機潮能出現,大方向是沒有疑慮。但要留意的一個重點是,5G 系統上的變化,嚴格來說無關手機品牌廠的「創意」,是產業規格改變使得消費者「不得不」換機。

因此在沒有「創意」之下,換機潮達到一定滿足點後,後 4G 時代手機品牌廠經歷的事,同樣也會在 5G 再度上演。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