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鉅樂部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台股

〈觀察〉中國經濟放緩 銀行仍無懼續西進 全因在陸拚7年勝過東南亞20年

鉅亨網記者陳蕙綾台北 2019-03-09 16:30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人民幣。(鉅亨網資料照)

國銀在台灣因為利差不斷縮小,近年都靠大舉拉高海外獲利以求生,其中,儘管中國經濟放緩,甚至不時有陸企地雷頻傳,國銀還是大無懼持續西進,主要是因為「大陸拚 7 年勝過東南亞 20 年」,銀行高層主管這句話道出原委。

我國自 1990 年開放民營銀行設立後,銀行家數逐年攀升,以台灣目前市場規模而言,銀行密度過高,平均每十萬人能分配到的銀行家數約一百家以上,導致各家銀行規模不易擴大,無法達到規模經濟效益,經營成本不易降低。而市場競爭激烈,使得銀行主要獲利來源的存放款利差,自 2003 年起逐漸降低。

根據中央銀行最新公布 2018 年第 4 季國銀存放款加權平均利率各為 0.55% 和 1.90%,其中存款利率創下歷史新低水準,錢存銀行的利息可說是愈來愈薄。依央行統計資料,2008 年本國銀行存款平均利率還有 1.71%,十年下來存款利息縮水三分之二,每存 100 萬元,利息等於少了 11600 元。

因為存放利差下降,國銀在台灣愈來愈難賺,2010 年,金管會開放台資銀行對大陸的授信,台資銀行得以參與中國國企、央企等大型聯貸的融資機會,為台商業務外的獲利來源。

大陸台商眾多,各家國銀紛紛擴展大陸銀行市場,截至今 (2019) 年 1 月底為止,本國銀行在大陸地區已開業的有 5 家子行、24 家分行,民營銀行中分行數以中國信託銀行最多、公股行庫則是合庫最多。

根據金管會統計,2018 年本國銀行在大陸地區的分行、子行,稅前共賺 60.4 億元,比起 2017 年成長 10% 以上,連續 3 年成長,且超越日本,但若排除大陸子行,只單看大陸分行獲利,則較去年衰退 12%。

大陸分行去年獲利衰退主要有兩原因:第一,去年人民幣匯率變動、美中貿易戰升溫,個大陸分行增加提存呆帳費用,比起 2017 年來說,去年多增提了 13 億元,吃掉獲利;第二,因國泰世華銀上海分行去年 9 月升格為子行,獲利就不計入大陸分行。

雖然大陸分行去年獲利較前年衰退,但據金管會統計至去年底,國銀西進大陸的稅前盈餘為 398 億元,大舉賺贏去年在新南向 18 國據點的稅前盈餘 67.6 億元。這就是為什麼儘管惠譽信評預估,今、明兩年,中國經濟成長率剩下 6.1%,中國經濟放緩之下,中國仍大無懼持續西進。

光是從去年起,就有國泰世華上海分行升格子行、彰銀於南京開設子子行,中信深圳分行也於上個月開業。

再進一步觀察國銀想要挺進大陸的決心,據金管會統計,目前還有 5 家國銀還在等著中國受理,包括:台銀上海分行自貿區支行、中信銀上海分行虹橋支行、及銀和國泰世華銀的廈門分行、及上海商銀的無錫分行。

國銀之所以對於西進大陸還是前仆後繼,以台資銀行在大陸獲利冠軍的中信銀為例,中信銀總經理陳佳文說「大陸拚 7 年勝過東南亞 20 年」,該行在大陸布局近 7 年,光是上海、廣州、廈門三分行的總資產就已破新台幣千億元,已超越東南亞 20 年的耕耘。

為何近 7 年大陸利差不斷縮減下,中信還能在大陸能快速發展?

優勢在於「跨境金融服務」,包括台商客戶與有海外金融需求的陸企,因為大陸本土銀行海外網點比中信多的只有中國銀行,當陸企往外走時,就是中信的機會。當然不諱言大陸的大型企業一開始可能會有點「不屑」台資銀行的規模,但往來後會對台灣的金融服務水平和客戶導向的精神相當有感。

外界擔憂隨著中國經濟放緩,大陸呆帳是否惡化,陳佳文卻不擔心,他認為,大陸經濟已有二、三十年的好光景,有一些調整也是應該的,銀行本來就要面對景氣循環做好風控,現在呆帳率雖高,但因為中國市場大,好公司還是很多。中信銀大中華區法金事業總處長楊銘祥也說,「大陸的客層很大,一定會有不被滿足到的優質客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