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失一城!梅克爾的「黃金配角」在黑森州遭遇慘敗 創130年來最差紀錄
華爾街見聞 2018-10-29 14:55
梅克爾政府越來越不穩定了,歐洲核心德國越來越危險了。
今年三月艱難完成第四次組閣的德國總理梅克爾,在 10 月德國兩個關鍵州——巴伐利亞州和黑森州的選舉中,接連遭遇歷史性慘敗。梅克爾的「黃金配角」——社民黨(SPD)在兩次選舉中的得票率呈現自由落體狀態。
梅克爾「黃金配角」——社民黨選舉落體 可能退出聯合政府
繼梅克爾所在的基民盟(CDU)姊妹黨——基社盟日前在巴伐利亞州選舉中遭遇 1950 年以來最大慘敗後,本屆聯邦政府中聯合執政的基民盟和社民黨在當地雙雙遭遇重挫。其中基民盟更是創下自 1966 年以來的最低得票率。
德國黑森州 10 月 28 日選舉結果顯示,基民盟(CDU)雖然保住該州第一大黨地位,但得票率從 5 年前的 38.3% 得票率降到 27.2%,下降 11.1%。黑森州是德國經濟最發達的聯邦州之一,歐元區金融中心法蘭克福即位於該州。
儘管基民盟仍然和綠黨維持着盟友關係,兩黨可能將繼續在該州組織聯合政府,但選票分散意味著需要更多政黨加入進來,例如自民黨,組成不穩定的「牙買加聯盟」。
而且,基民盟在該州拋棄社民黨,繼續和綠黨聯合執政,也將加劇基民盟和社民黨的緊張關係,加劇德國中央政府的分裂。近幾個月,基民盟和社民黨在德國全國範圍內撕地很兇。
德國另一大執政黨社民黨延續了 10 月在巴伐利亞州選舉的頹勢,得票率僅為 19.8%,下降 10.9%,這是 1887 年(近 130 年)來最差的選舉結果(如果不考慮 1933-1945 年納粹執政)。
社民黨本月在巴伐利亞州選舉中得票率為 9.7%,下降 10.9%,而且在全國民意調查中落後於民粹主義的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和綠黨。社民黨很多人將選舉慘敗歸咎於梅克爾,並要求梅克爾下台,雙方矛盾失控將導致社民黨退出聯合政府,導致梅克爾內閣垮台。
圖片來源:Zeroedge
綠黨和德國另類選擇黨(AfD)是黑森州選舉的大贏家,綠黨得票率為 19.6%,增加 8.5%,和社民黨非常接近。25% 的 18-29 歲的年輕選民,和 29% 受過大學教育的選民在這次選舉中支持綠黨。
成立僅五年持強硬反難民立場的德國另類選擇黨獲得了 13.2% 的選票,增加 9.1%,首次進入州議會(2013 年得票率為 4.1%,沒有突破 5% 的門檻),成為該州第四大黨。德國另類選擇黨進入黑森州議會也意味著,該黨不僅進入了聯邦議院,而且在全部 16 個聯邦州的州議會都已經有一席之地。
此外,自民黨(FDP)得票率分別為 7.7%,和左翼黨(Die Linke)得票率為 6.1%。現在有六個黨派進入黑森州議會,可謂「大亂戰」。
梅克爾 12 月還將迎來大考 可能丟掉總理寶座 首次公開談論接班人
連續兩次關鍵州選舉慘敗,對於梅克爾在德國的政治威信無疑是重大打擊,無論是普通民眾還是執政黨成員,都將加深對德國聯合政府穩定性的懷疑和不信任。
而且,對梅克爾本人來說,黑森州選舉關繫到她的總理寶座。彭博社援引政治專家的話評論稱,未來幾周「基民盟內部的爭論將更加激烈」。
基民盟 12 月(六周後)將舉行全國大會進行黨首選舉,這一大會將顯示默克爾能否恢復對政府的權威,但這兩個州的糟糕的選舉結果讓梅克爾連任前景不妙,最糟糕的情況是被「逼宮」退位。
如果梅克爾無法連任黨首,將丟掉總理寶座。不過,彭博社報導稱,基民盟秘書長 Annegret Kramp-Karrenbauer 仍然支持默克爾,她表示默克爾將再次角逐黨首職務。
現年 64 歲的梅克爾,已經執掌基民盟 18 年,流年不利的她已經開始物色政治接班人了。報導還稱,梅克爾上周第一次不假思索地說出可能繼任者的名單,實際上已經放開黨內競爭了。
梅克爾為何淪落到這般田地?
德國總理府部長 Helge Braun 將選舉慘敗歸咎於,過去幾個月裡執政聯盟的高層內訌。他對廣播公司 ARD 表示:「過去幾周的內鬥肯定對黑森州選舉沒有幫助」 ,「執政聯盟現在將齊心協力,表明我們可以解決人們關心的問題」。
首先,德國「借殼歐盟上市」,風險可能要超過收益。基民盟 / 基社盟通過推動歐洲一體化的政策,為德國帶來了和平、安全、繁榮與前進的方向(即歐洲統一),德國經濟再度成為世界一極,德國藉助歐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政治影響力,基民盟 / 基社盟也因此能夠在戰後近 70 年裡執政近 50 年。
梅克爾執政的十多年裡,歐盟頻頻出現重大危機(債務危機、英國脫歐等等),歐洲一體化出現停滯甚至倒退,現在一體化進程主要體現在吸納更多成員國上,而在最核心的財政一體化方面舉步維艱。
同時,歐盟的負面影響正在顯現,反噬德國本身。恐怖襲擊時常見於報端,金融市場動盪不安,債務、難民危機嚴重撕裂各國社會,造成成員國之間嚴重對立,政治共識逐漸瓦解,極右翼勢力上台執政。
其次,德國主導的歐盟在關鍵的地緣政治安全問題上,步步退讓。在烏克蘭問題上選擇和俄羅斯協調(妥協);在耶路撒冷、伊核協議問題上,完全被川普政府忽視。中東持續動盪不安,對於歐盟的能源安全、邊境安全影響深遠。
第三,面對日益尖銳的矛盾,德國的政治大環境已經漸漸失去模糊的空間,大黨派的政治綱領依然有市場,但是如果不能執行到底,其它能夠做到的小黨派,就會乘虛而入,目前的選舉結果正體現這一點。
在這次巴伐利亞州選舉中,贏得 20% 選票的綠黨支持的開放的難民政策,實際上源自基民盟和社民黨。
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從基社盟和該黨黨主席 Horst Seehofer 手中,奪走了反難民的大旗。Horst Seehofer 曾任德國內政部長,因和默克爾在難民問題上立場嚴重衝突,今年 7 月提出辭職。
最後,則是德國的多黨制度不適應政治亂局。多黨制度雖然保護了多元化,但是也給了極端思潮生存的政治土壤,通常不穩定而且難以預測,難以建立穩定的執政聯盟,而且還會孕育怪胎——極左和極右翼組建聯合政府,比如義大利和斯洛伐克,這種情況並不少見。
- 投資10至18歲孩子的最佳方案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