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再度降準置換MLF 寬松力度加碼人民幣貶值料可控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8-10-08 08:46
中國央行周日宣布再次下調部分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置換中期借貸便利(MLF),亦為年內第四次降準。分析人士認為,此舉表明央行寬松力度加碼,可一定程度支持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長、緩解信用壓力;央行保持合理充裕的流動性供給,還有助於改善經濟和金融市場預期。
他們並稱,雖然中美貿易戰不斷升級以及美聯儲繼續加息對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形成一定壓力,但在銀行體系流動性結構優化和各種管制措施持續加強下,人民幣匯率貶值將有序可控,而此次降準後未來大概率仍會有後續操作。
“本次置換式降準基本在預期之內。有利於降低銀行成本,保持流動性穩定,同時促進銀行增加信貸投放,當然也改善經濟和金融市場包括股票預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王洋說。
中國央行宣布,自10月15日起,下調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降準所釋放的部分資金用於償還10月15日到期的約4,500億元人民幣MLF,這部分MLF當日不再續做。除去此部分,降準還可再釋放增量資金約7,500億元。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駿表示,本次降準的背景是8月份經濟數據依然低迷,背後是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不暢,近期地方政府債密集發行也導致金融機構在流動性層面並不寬裕。考慮已進入四季度加上政策效應的時滯,年內穩增長的時間表已經較為緊迫,因此無論是貨幣政策本身還是出於配合財政政策需要的角度來說,都有必要提升政策力度。
央行有關負責人在答記者問中亦明確,本次降準的主要目的是優化流動性結構,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當前,隨著信貸投放的增加,金融機構中長期流動性需求也在增長。此時適當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置換一部分央行借貸資金,能夠進一步增加銀行體系資金的穩定性,優化商業銀行和金融市場的流動性結構,降低銀行資金成本,進而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同時,釋放約7,500億元增量資金,可以增加金融機構支持小微企業、民營企業和創新型企業的資金來源,促進提高經濟創新活力和韌性,增強內生經濟增長動力,推動實體經濟健康發展。”他稱。
分析人士認為,當前實體經濟確實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而在金融收縮階段,以民營企業、小微企業為代表的微觀經濟主體的融資渠道收窄、融資需求難以得到滿足,此次置換降準新增投放的資金規模不小,估計是考慮到此前政策效果有限;但光靠降準對寬信用的作用也有限,監管政策也要配套。
海通證券姜超團隊在評論中指出,今年以來,影子銀行融資萎縮、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信用違約風險升溫,貨幣政策逐步邊際放松,10月再度降準表明寬松力度加碼,一定程度支持信貸和社融增長、緩解信用壓力。
“但降準釋放的是銀行表內資金,表外仍受限制繼續萎縮,再加上地方隱性負債的嚴格監管,這意味著降準對社融的支撐作用仍或有限,經濟下行壓力和信用風險仍存。 ”他們稱。
中國央行今年首次降準是在1月25日,對於普惠金融貸款余額或增量占比達1.5%的商業銀行,可降準0.5個百分點;占比達到10%的銀行,可在第一檔基礎上再下調1個百分點。之後於4月25日降準1個百分點以置換MLF;7月5日起又定向降準0.5個百分點支持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和小微企業融資。而在10月本次降準之後,大型與中小型存款類金融機構的準備金率分別為14.5%與12.5%。
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日前召開第三季度例會稱,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中性,要松緊適度,管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貨幣信貸及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
**貨幣政策取向不變**
央行上述負責人並表示,本次降準仍屬於定向調控,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基本穩定,銀根是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取向沒有改變。將繼續實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不搞大水漫灌,註重定向調控,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為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西南證券宏觀分析師楊業偉稱,央行的表態顯示在同時面臨經濟下行壓力和外部利率上升、人民幣貶值的雙重約束之下,央行政策更多的以國內經濟和金融市場穩定為主。因而央行貨幣政策將持續寬松,流動性充裕的狀況不會發生變化。
“總體來說,當前M2增速和社融增速仍然處於較低水平,本次降準仍然以滿足融資需求為目的,並不是大水漫灌。”中信固收團隊在報告中稱。
分析師並認為,目前國內通脹平穩,人民幣匯率預期管理亦取得了較好效果,為降準提供了政策空間,預計大概率會有後續操作。
“我們一直以來強調,中美貨幣政策出現邊際分化是大概率事件,美聯儲加息操作以及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不會成為制約央行貨幣政策轉向的決定性因素,我們認為本次降準開啟了央行降準通道,未來大概率會有後續降準操作。”華泰宏觀李超團隊稱。
章駿表示,預計四季度至少還會有一次降準,同時不排除央行有加息的可能。因為在美聯儲加息周期,當央行無法兼顧同時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時候,會優先解決“融資難”,因為畢竟“融資貴”只是成本問題,還可以通過其他途徑解決,而“融資難”則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生存。
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張明則預計,本次降準之後,央行在今年年內繼續降準的概率較小,下一次降準可能會放到明年年初春節之前。
**不會形成人民幣貶值壓力**
在中美貿易戰不斷升級的背景下,人民幣匯率近期持續承壓。央行負責人強調,本次降準彌補了銀行體系流動性缺口,優化了流動性結構,銀根並沒有放松,市場利率是穩定的,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長率與名義GDP增長率基本匹配,是合理適度的,不會形成貶值壓力。
張明表示,事實上,在美聯儲繼續加息的背景下,中國貨幣政策的放松將會繼續壓縮中美利差,使得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基本面上面臨貶值壓力。央行的上述表態,一方面說明央行認為國內目標要優先於對外目標,另一方面也說明央行有意願與能力將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維持在特定水平上。
“逆周期因子的重新引入加強了央行影響中間價的能力、資本外流的各種管制措施仍在繼續加強,此外央行還保留著外匯儲備幹預與離岸市場幹預的能力。有鑒於此,我們認為,今年年底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破7的概率極小。”他稱。
楊業偉亦稱,中美利差收窄以及美元升值加大匯率貶值壓力,這在國慶節期間的離岸市場有所體現。而央行再次降準意味著中美利差將繼續收窄,匯率貶值壓力可能有所增加。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匯率貶值將失控,由於外匯市場的發展和管控加強,我們看到4月份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持續貶值的同時,資本並未出現明顯流出,無論是外貿企業結售匯意願還是商業銀行對外凈資產,均基本維持穩定。因而,央行在控制匯率貶值速度上具有較強可控力,匯率貶值將是有序可控的。 ”他說道。
央行亦明確指出,作為大型發展中經濟體,中國出口有較強的競爭力,同時,中國經濟以內需為主,制造業門類齊全,產業體系較為完善,進口依存度適中,人民幣匯率有充足的條件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將繼續采取必要措施,穩定市場預期,保持外匯市場平穩運行。
路透北京10月8日 路透中文新聞部;撰寫 曾祥進
- 遊學是年輕人的專利? 壯世代遊學團正夯!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