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美日同意需要新的貿易協議 但幾乎所有細節都存分歧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8-04-20 14:47


摘要:媒體觀察發現,儘管川普和安倍晉三本周努力打造良好的私交氛圍,但美日兩國的貿易關係進展「似乎為零」,特別是在如何看待貿易現狀上存在根本分歧。川普再度要求與日本簽署雙邊協定,安倍卻依舊力推 TPP。兩個人「打太極」圍繞的重點是汽車工業?

美國總統川普周四發表推特稱:「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會談很好,我們談論了朝鮮、軍事和貿易話題,將有好事發生!」不過有分析指出,在貿易問題上,美日兩個傳統盟友存在根本分歧。


川普與安倍周三傍晚召開了聯合記者會,作為對本周兩日會晤的成果展示,核心內容落在美國和日本如何磋商近期較為緊張的貿易關係。

彭博社觀察發現,儘管兩人都努力打造良好的私交氛圍,但美日兩國的貿易關係進展「似乎為零」,特別是在如何看待貿易現狀方面存在原則性分歧。

川普在記者會上表示,美國致力於實現自由、公平和對等的貿易關係,希望能達成對兩國都有利的雙邊貿易協議,他還強調了「對等」這個詞「更重要」。安倍雖承認了兩國之間需要上述性質的貿易關係,但仍堅持認為 TPP 是對兩國最好的「打開方式」。

分析指出,川普根本目的是減少美國對日本貿易赤字,日本則想重回川普就任總統之前的狀態,即在取消對日本的鋼鋁關稅制裁外,重新由美國來領導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

日美「新的貿易協議」指什麼?

周三的記者會上,兩國元首都同意要強化頂級顧問參與的貿易對話,拓展兩國之間的投資和貿易,同意需要有新的貿易協議。在川普就任後推出的日美經濟對話框架內,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和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茂木敏充將引領新的對話,但既沒有明確時間表,也沒有認同新協議形式。

前日本駐美大使藤崎一郎對彭博社表示,記者會有關貿易的言論令人費解。所謂「新的貿易協議」與去年 10 月美國首次提出的日美自由貿易協定(FTA)是否有所區別?還是說在 FTA 框架下個別領域有單獨的新協議?從日本的角度看,用更新的貿易協議去換取美國豁免鋼鋁關稅並不劃算。

據新華社國際觀察,安倍訪美未彌合美日實質性矛盾。日方對於自身在朝核問題上被邊緣化的擔心未得到緩解,美日在解決經貿摩擦上也未取得實質性進展。與安倍的委婉表態不同,川普公開批評日本對美巨額貿易順差。更讓日本失望的是,川普在美國重返 TPP 上口風再度扭轉。

昨日的記者會上,川普直言不諱地表示,更傾向與日本達成雙邊自貿協定,因為這對美國來說更好。他還拋出「誘餌」稱,如果美日達成自貿協定,美國才不對日本鋼鋁產品加征關稅。他還明確表示,不想重新加入 TPP 多邊協定,除非能提供「讓他無法拒絕」的條款才會接受。

川普還在周三發表推特稱:「日本和韓國都想讓美國重回 TPP,我認為對美國並不好,因為有太多偶發因素存在,一旦協議不奏效又無法退出。雙邊協議則更有效率、更有利可圖,對美國工人也更好,像 WTO 這樣的多邊框架對美國太糟!」

安倍再次重申,日本鋼鋁產品對美國的安全沒有任何負面影響。日方堅持一貫的立場,即日本的商品質量很高,不少產品無法被替代,日本一直對美國的工業和就業有很大貢獻。

日本還是行動起來積極縮減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川普與安倍進行工作午餐時表示:「我知道他們正在訂購價值數百億美元的大量飛機。」川普還說,日本訂購的飛機包括戰鬥機和其他飛機,這將有助於兩國的貿易平衡。

汽車貿易是美日關係的「心頭之痛」?

日本是美國第四大貿易夥伴,兩國每年往來的貨物和服務價值 2000 億美元。2017 年,日美貨物貿易順差接近 700 億美元,被川普認為「不公平」。

《華爾街日報》指出,日本對美國的汽車出口激增提升了貿易衝突風險,也是日本不想跟美國雙邊談判的原因。過去六年,日本出口到美國的汽車價值幾乎翻倍,總額至少為 400 億美元。今年前三個月,日本銷往美國的汽車年增率增長 10%;截至 3 月的一年裡,日本出口到美國 1760 萬輛汽車,約占日本對美國總出口額的 30%。

相比之下,美國出口到日本的汽車很少。前美國貿易代表佐利克(Robert Zoellick)表示,日美汽車貿易失衡已經持續了幾十年。美國在日本汽車市場的市佔率不足 1%,福特汽車在 2016 年退出日本市場的理由是:沒有辦法維持盈利。

一方面,日本人不太喜歡購買美國車,認為不太可靠,美國廠商也不太生產日本人喜歡的省油小型車。日本對進口車持有較高的安全檢查標準和銷售分區規則,令美國公司很難取得經銷權。雖然日本車企在美國大量設廠,但消費者對運動休旅車 SUV 的龐大需求和美國增產能力有限,都令日本車企加大了出口向美國的力度。

文章總結稱,汽車工業對日本的重要性比鋼鐵工業大很多。因此,來自美國鋼鐵關稅的損害很小,若美國打擊日本汽車出口影響會很大。

 

 

 

『新聞來源/華爾街見聞』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