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加寧:中國經濟增長潛力依然很大 當務之急是加快改革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10-16 16:10
中國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成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巡視員魏加寧
和訊網消息10月16日,新供給2016年第三季度宏觀經濟形勢分析會在北京舉行,會議由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中國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主辦,和訊網作為特邀媒體全程報道。中國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成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巡視員魏加寧發表了以《有關當前經濟形勢的幾點思考》的主旨演講。
魏加寧表示,研究一些東亞國家和地區經濟轉型的經驗與教訓發現,東亞國家和地區在經濟轉型的過程中,大都出現過泡沫經濟。當前大量資本外逃是一個很不正常的現象,中國是正利率,國外是負利率,而中國的資金往外跑;中國形勢一片大好,國外社會動盪,又是恐襲又是槍擊,但中國人卻在大量移民。
總之,這些信號都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千萬不要盲目樂觀,也不要以為忍一忍就可以過去了,否則,等意識到危機的時候再采取措施可能已經來不及了。當務之急是要有危機感,尤其是高層領導要有危機感。「只有有了危機感,才能夠及時找到正確的應對方式,才有可能避免危機的爆發。如果不改革的話,中國經濟恐怕連「L型」都沒有,那就是危機。」魏加寧如是說到。
在談及國企改革的方向時,魏加寧指出,其實國企改革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把國有企業的所有的信息都披露給社會,國有企業就是全民所有,所以我們每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都是所有者,都有知情權。魏加寧認為,只要把國有企業的信息披露給社會,就會有人去監督。國有企業掙錢不掙錢?掙錢靠什麼?合理不合理?自然就會清楚了。
魏加寧認為,中國經濟現在可能還處在經濟轉型的過程中,經濟依然存在很大的潛力。現在的教育需求、醫療需求、養老需求這麼旺盛,但是供給嚴重不足。只要能夠真正加快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國經濟的潛在能量就能釋放出來,中國經濟一定會出現止跌回升,甚至出現新的增長,邁上新的台階,實現中高速,邁上中高端。所以,當務之急還是要解放思想,加快改革。
以下為文字演講實錄:
魏加寧:大家早上好!我今天發言的題目叫《關於當前經濟形勢的幾點思考》,我原來想用「思考」可能太一般化了,用「疑問」可能更醒目一點,後來接受了會議組織者的意見,修改為「思考」。實際上我想提出一些正在思考的問題來供大家思考。
第一個問題,當前的發展階段,究竟是新常態,還是轉型期?我認為「新常態」這個詞很容易給大家造成一個誤解,以為現在的經濟下行趨勢是正常的,是理所應當的,我們只要忍一忍就好了。我很擔心這個「止疼藥」會不會耽誤了我們「動手術」的時機。我認為,中國經濟現在可能還是處在一個經濟轉型的過程中,研究經濟轉型可以從幾個角度來分析,一個是從速度的角度,第二是從結構的角度,第三是從人均收入水平的角度,現在更多講的是增長方式與資源配置方式的轉變。
我們現在也在研究一些東亞國家和地區經濟轉型的經驗與教訓,研究中我們發現,東亞國家和地區在經濟轉型的過程中,大都出現過泡沫經濟,比如日本、台灣,以及泰國。最後泡沫經濟破裂,誘發金融危機。因此值得思考的是,我們現在出現一些的現象到底是新常態,還是從一個階段往另外一個階段的轉型期,而轉型期究竟會暴露出哪些風險?
第二個問題,當前的經濟形勢,究竟是風險,還是危機?是否已經進入了危機模式?2015年我們做了「十三五」時期的風險評估,並由金融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書,書中把我們能夠看到的主要風險用一個矩陣的方式做了量化分析。今年年初在一次會議上,我曾經指出,去年是做風險評估,今年再做風險評估是不是有點太晚了?我認為,今年恐怕要重點研究「危機應對」了。就拿「三駕馬車」來看,首先,出口受阻,因為世界經濟不景氣,不完全是我們自己所能左右的。其次,消費下滑,我們在調研中發現,一些近幾年逆勢上行的行業和企業,比如化妝品行業,前幾年一直是兩位數的逆勢上行,但在今年2季度開始,一些企業的銷售發生了斷崖式下滑。又比如,目前牛奶行業半數是虧損,甚至連方便面也賣不動了。我認為這些都是不好的信號,因為消費一直相對比較穩定,這幾年盡管出口、投資不如人意,但是消費一直相對比較穩定,但是現在連消費也開始出現了惡化的信號。最後,再看投資,一方面,民間投資快速下降,我去年講了一年,直到到今年一季度形勢分析會後才引起高層重視,才開始評估此事,但是最基本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很多專家寫了很多技術性的分析文章,而我認為這絕不僅僅是技術性的原因,而是大環境出了問題。現在大量資本外逃是一個很不正常的現象,中國是正利率,國外是負利率,而中國的資金往外跑;中國形勢一片大好,國外社會動盪,又是恐襲又是槍擊,但中國人卻在大量移民。這說明什麼?!至少說明,在這些人心中,中國的風險比外國更大。在民營資本和國際資本大量外逃的同時,國有企業也不干活了,整體政治學習,坐吃山空。
總之,這些信號都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千萬不要盲目樂觀,也不要以為忍一忍就可以過去了,否則,等意識到危機的時候再采取措施可能已經來不及了。
第三個問題,當前的房地產價格,究竟是會繼續漲,還是會下跌?如果房價繼續快速上漲,那些沒有買房的人就會發瘋;如果房價出現下跌,那些買了房的人就會發瘋。房價水平已經太高了,泡沫已經太大了,現在想維穩恐怕已經很難了。而且房價一旦出問題絕不是小問題。國外房地產泡沫破裂的事經常發生,只是到了嚴重的時候,到了爆發金融危機的時候,日本政府才會出手,美國政府才會出手。但是目前中國的情況是,賣地的是地方政府,買地的是國有企業,買地用的錢是國有銀行的錢。因此,將來房地產一旦出事兒,政府就會陷入非常被動的局面,就會難辭其咎。就像去年的股市。
第四個問題,我們靠什麼走出危機?就是依靠改革。學者們當初提出「新常態」,是希望政府不要像過去那樣追求過高的增長速度,而是要把精力更多地放在推改革上,推改革不是不要增長,而是要追求長期的可持續增長。
第五個問題,國企改革的方向,究竟是依靠自上而下,還是依靠自下而上?究竟是要通過自上而下加強黨的領導,還是依靠自下而上的民主監督?以前講過,其實國企改革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把國有企業的所有的信息都披露給社會,國有企業就是全民所有,所以我們每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都是所有者,都有知情權。我認為,只要把國有企業的信息披露給社會,就會有人去監督。目前國有企業的利潤來源主要有幾個方面:非主業收入,一是靠轉貸,國有企業依靠國家信用從國有銀行拿到低息貸款,之後加幾個點再轉貸給民營企業,從中獲利。二是用國有銀行貸款去買賣土地,爭當地王,推高地價,推高房價。三是給民營企業轉包項目工程,建成以後長期拖欠民營企業貨款。而主業收入就是靠壟斷。如果主業、非主業之後依然出現虧損的國有企業,就依靠政府補貼。其實,只要披露信息,國有企業掙錢不掙錢?掙錢靠什麼?合理不合理?自然就會清楚了。
需要說明的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生生死死是很正常的,純屬市場風險,我們的問題是,如果是國有企業,市場風險就變成了政府的風險了;如果加強黨的領導,就又變成了黨的風險。聰明的黨,聰明的政府,應當是盡可能離市場遠一點,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黨的長期執政。
第六個問題,供給側改革,究竟是姓西,還是姓馬?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出以後,其中一個爭論就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究竟是姓西還是姓馬,我在一次論壇上看到,一邊是中財辦的局長在大講供給側改革和美國供給學派之間的關系,另一邊是社科院的所長在大講供給側改革和供給學派的區別。我認為,還要回到鄧小平的「三個有利於」標准上來,只要有利於中國經濟發展的我們應當堅持,並落實到實際中去,而不要光貼標簽。
第七個問題,當前形勢下,究竟是利空多,還是利好多?目前的現狀是,一方面,各種利空信號不斷傳出;而另一方面,一些利好的信號卻不去報道。比如說,最近中央改革領導小組開會,通過了關於產權保護的最新決策,但是這麼一個重要的事情,這麼大的利好信號,而我們的官方宣傳部門卻不去大力宣傳。過去2年我們在做「改革方法論與改革推進方式」的課題時就曾經提出過:改革千萬不要陷入「塔西佗陷阱」!所謂「塔西佗陷阱」就是說,政府一旦失去了公信力以後,無論你是在說真話還是在說假話,公眾都會認為你是在說假話;無論你是在做好事還是在做壞事,公眾都會認為你是在做壞事。——我很擔心,目前的改革是不是已經掉入了「塔西佗陷阱」?!這將是很危險的。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即使再出多少利好消息,都不會有人相信了。所以,當務之急是要有危機感,尤其是高層領導要有危機感。只有有了危機感,才能夠及時找到正確的應對方式,才有可能避免危機的爆發。
我依然認為,如果不改革的話,中國經濟恐怕連「L型」都沒有,那就是危機!但如果能夠像以往那樣,每當遇到危機是,都是先有一個思想解放,通過思想解放,帶動改革開放,通過改革開放帶動經濟增長。我認為,中國經濟依然存在很大的潛力,現在的教育需求這麼旺盛,醫療需求這麼旺盛,養老需求這麼旺盛,但是供給嚴重不足。只要我們能夠真正加快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話,中國經濟的潛在能量就能釋放出來,中國經濟一定會出現止跌回升,甚至出現新的增長,邁上新的台階,實現中高速,邁上中高端。所以,當務之急還是要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就說這些,請大家批評指正。謝謝!
- 最新遺產稅怎麼算?傳承必知重點有哪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