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期貨

干旱影響減產明顯 產區加工生態恢復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黑龍江秋季產區考察西線報告三:

干旱影響減產明顯產區加工生態恢復

執筆:王晨希隊員:彭亞勇、吳光靜、王國龍、潘鈺燭、陶墨船

9月25日,考察進入到第四天,主要考察黑河、嫩江及訥河周邊地區情況,今天考察的區域多數處於第四積溫帶,北部地區處於四五積溫帶交界區域。


一、產區加工生態持續恢復

首先拜訪了黑河當地的一家大豆加工企業——黑龍江龍宇磷脂有限公司,這是一家尚處於建設期間的新企業,采用螺旋物理壓榨方式,計劃產能為6萬噸/年,主要生產豆油、豆粕和大豆磷脂,豆油以小包裝形式供應當地市場,豆粕經大連出口歐盟作為飼料原料,磷脂則供應國內市場。近年來黑龍江地區小型壓榨企業數量出現明顯增長。

企業老總是大豆加工行業資深人士,過去數年長期從事大豆磷脂貿易業務。大豆磷脂是大豆油加工後產物,一般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有乳化保濕作用,生產一噸磷脂需要100噸大豆。由於生產率較低,需要充足的大豆油供應,但2014年以前黑龍江地區壓榨企業開工大幅下降,開工生產的九三油廠加工的磷脂自用尚不足夠,市場供應較為緊張。在2014年大豆收儲政策改革之後,產區大豆逐步回歸市場化,產區大豆價格競爭力明顯提升,使用本地大豆壓榨加工已經可以實現盈利。考慮到黑河沒有成規模的大豆壓榨企業,龍宇趙總決定在黑河成立龍宇壓榨大豆,一方面可以繼續大豆磷脂業務,另一方面生產的豆油當地也可以消化。企業已經注冊豆油小包裝品牌,當地豆油原料價格約在7000元/噸左右,而小包裝價格則可以達到13000元/噸左右,盈利空間較為客觀。

龍宇開工後將主要以當地大豆及俄羅斯進口大豆為主。2015年國內從俄羅斯共進口大豆37.3萬噸。2016年1-7月共進口30.8萬噸,同比增長8.1萬噸。在黑河當地自俄進口大豆多數時間會比當地大豆低80-100元/噸,具有一定價格優勢,而且由於俄羅斯禁止種植過程中使用化肥和農藥,其大豆具有有機大豆特征,在豆油、豆粕銷售中具有一定優勢。過去數年國內赴俄羅斯種植大豆面積增長迅速,當地大豆規模持續增長,由於當地消費有限,多數大豆供應國內使用,所以每月可以為國內提供供應,當地進口俄羅斯大豆的貿易企業也較為穩定,對企業來講可以作為穩定原料供應來源。由於俄羅斯地租較為低廉,據趙總介紹,一家企業在俄種植一公頃大豆的租金為150KG大豆,預計未來種植面積將繼續增長,但俄政府政策及地方復雜情況可能會限制短期面積的快速增長。

二、干旱影響明顯,大豆、玉米單產明顯下降

今天考察隊測量了黑河西崗子鎮、嫩江縣周邊及老萊鎮三地的田間作物生長指標。由於昨日出現了降雨,田間土壤較為泥濘。當地大豆與前幾日相似,已經全部落葉結束生長,但由於積溫偏低,大豆株高明顯低於南部地區,由於采用密植技術,植株密度明顯提升。不過大豆莢數明顯低於正常水平,單株莢數多數10個左右,部分地區略高,而相同積溫帶的農場正常單株莢數多在17-18個左右。同時大豆粒重偏低,異色粒、發霉粒較多。根據測量的豆粒數計算,單產均不足200斤/畝。由於沒有對九三管局農場進行實地測量,我們測得的單產明顯偏低。但單產情況這與我們在嫩江與當地一位大型貿易商孫總了解的情況基本吻合。據其介紹,嫩江大豆今年單產平均約為170斤/畝,而去年同期為300斤/畝。單產下降的原因主要是由於8月初起出現長達近40天的干旱,大豆的開花結莢及灌漿均受到明顯影響,而9月中旬之後的降雨已經無法提高單產,反而影響水分下降及收割。

玉米情況與大豆類似,8月干旱對單產影響明顯,黑河附近玉米株高正常但玉米穗長度不足,瞎尖較為普遍,在老萊鎮測量時,干旱對玉米生長影響更為明顯,未結穗玉米植株數較多,部分地塊甚至出現絕收現象。

三、種植收益分化明顯

根據孫總介紹,嫩江今年由於種植結構調整,全縣660萬畝耕地中,有470萬畝大豆,120萬畝小麥,30萬畝玉米,其中玉米面積較去年下降230萬畝。在種植收益方面,小麥表現最好,8月底之前收割的強麥,單產較好,同時質量非常好,容重達到820-830克,但9月10日之後由於降雨導致部分小麥品種下降,容重降至750-760克,由於品質下降,價格出現較大幅度下滑。大豆受干旱影響,單產下降、另外大豆蛋白較去年低3-4個百分點,平均在35-36%,這個蛋白水平很難滿足山東蛋白企業加工需求,這將影響其銷售價格,初步預計凈糧收購價在1.9元/市斤左右,預計後期將下降至1.8元以下。不過種植大大豆方面有目標價格補貼,另一方面,玉米改種大豆部分在省內政策享受150元/畝的補貼,在嫩江額度有80萬畝。如果兩項補貼均能享受,最終受益仍較為客觀。

玉米雖然面積下降,但干旱對單產影響同樣十分嚴重,另外近期持續降雨以及德美亞品種玉米穗不下垂特點將導致後期霉變增加,預計新季玉米潮糧價格將降至0.45元/市斤。同時近期汽車運輸新政將導致運輸價格上漲也將對嫩江玉米價格形成不利影響。與大豆、小麥相比,玉米無論是在新季作物收入還是補貼方面均有較大差距,今年的玉米種植戶將會遭受較大損失。

由於農民主要根據前一年種植收入決定當年種植品種,所以孫總預計下一年度嫩江大豆、小麥面積將繼續增長。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准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