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價二季度將維持強勢
鉅亨網新聞中心
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與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良好的宏觀經濟發展形勢將為銅價的長期走強奠定基礎。二季度的銅價將維持強勢,在此期間的任何回調或許都是入場做多的好機會。
據期貨日報4月27日報道,滬銅自4月12日刷新年度高點以來,在其后數個交易日一直呈疲軟態勢。高盛事件、希臘評級的再度調降以及中國對房地產的嚴控措施使得市場不敢過于樂觀,然而,技術上3月份的密集成交區依然給銅價帶來了較強的支撐。處于窄幅振蕩的銅價究竟何去何從?筆者認為,二季度的銅價將維持強勢,在此期間的任何回調或許都是入場做多的好機會。
宏觀經濟向好,利空事件突發
現階段,世界經濟的整體恢復幾乎得到公認。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與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良好的宏觀經濟發展形勢將為銅價的長期走強奠定基礎。然而,一些突發的利空事件令市場不敢過于樂觀。4月16日,美國證監會正式向高盛公司提起民事訴訟,稱其在2007年發行一組衍生品時存在欺詐嫌疑。該事件本身所涉及的問題可能并不大,令市場擔憂的是引發更大規模的訴訟,且類似的問題也可能發生在其它銀行,如德意志銀行等。然而,需要擔憂的事情并不局限于此,4月22日,穆迪下調希臘主權評級至A3,且置于可能進一步調降的觀察名單中。無獨有偶,國內政府面對兩會過后再度瘋漲的房價采取了被部分人士認為是“最嚴厲”的調控措施,即對第三套房有權利停止貸款。
雖然有著較好的宏觀經濟面支撐,但利空事件還是不時發生。當這些事件發生時,最直接的表現就是美元走強金屬承壓。盡管如此,筆者認為高盛、希臘等事件的爆發并不能和雷曼兄弟倒閉同日而喻,亦難導致趨勢性的下跌。從4月23日再度走強并刷新年度高點的美股表現來看,市場對這些事件的認識是比較理性的。
金融屬性減弱仍是重要因素
國際大宗商品市場自2003年以來就被賦予了更多的金融屬性。2004年商品指數被挖掘則是將商品的金融屬性推向了另一個高峰,大宗商品作為抵抗通脹資產的功能被市場充分挖掘。從某種程度上講,2009年商品市場的走勢完全取決于商品的金融屬性。到了2010年,商品市場的金融屬性仍是影響價格走勢的重要因素。
首先,自2009年12月以來的美元指數與商品市場的負相關性大大減弱,甚至某種程度上讓市場錯誤地感覺到兩者存在正相關性。一些從事美元的套利資金在撤離美元后轉向日元。因此,投入商品市場的總資金量不僅沒有減少,甚至有所增加,資金的追逐使得商品市場易漲難跌。近期,歐洲部分國家債務的危機使得歐元下跌至一個非常低的水平,進一步下跌的空間越來越有限。倘若歐元走強將使得美元疲軟,在走強的美元給金屬市場帶來的壓力較為有限的情況下,一旦美元走軟無疑會大幅提高市場的風險偏好。
其次,特殊時期所執行的寬松貨幣政策已顯現一些副作用,部分國家通脹壓力加大,甚至已經有不少國家開始退出這些政策,直接表現就是開始了加息周期。近期,加元走強,此前加拿大央行暗示可能最早在6月升息。倘若進展順利,加拿大或將是七大工業國(G7)中首個踏上加息進程的國家。倘若加元升息,是否意味著美元與人民幣離升息的時間也不遠了呢?從美聯儲的申明以及中國的經濟表現看,美國的升息可能晚于中國。中國市場上,隨著三年期央票的發行,央行在收緊流動性方面又邁開了一大步,利率回歸正常化成為不可回避的問題。
國內現貨消費好轉,歐美市場令人期待
從供求情況來看,全球依然處在供過于求的狀態中。世界金屬統計局(WBMS)近期稱,2010年1-2月全球銅市供應過剩254,000噸。而2009年全球銅市供應過剩330,000噸。盡管如此,旺季中銅的消費值得期待,作為表征供求關系的LME庫存數據自2月中旬階段性高點的55.5萬噸以來持續減少。截止目前,庫存已經下降至50.8萬噸,降幅達到8.5%。
國內現貨市場上,整體仍處于寬松的狀態中,上期所庫存目前已經達到187,907噸,為2002年9月以來的最高值,但比2010年2月101,210噸增加86,697噸,增幅超過同期LME庫存的降幅,體現了國內現貨供給的寬裕。盡管國內交易所的顯性庫存以及民間的隱性庫存總量較大,但市場仍不必過分擔憂。據渣打銀行預期,2010年中國的精煉銅消費量將同比增長16%至685萬噸,將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到第三季度中旬,這些庫存可能被輕松吸納。根據銅下游加工企業最新反饋消息,訂單已逐月增加,產能利用率明顯提高。
而海關最新發布的文件一定程度上也支持渣打銀行這一預測。中國海關規定未來廢銅進口商需要在進口文件上標明進口廢銅的品位。這一舉措意味著廢銅與精銅在國內的價差被縮小,對精銅的消費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近期TC/RC費用的再度下降同樣為后期的銅價走強提供依據。據冶煉廠相關人士稱,由于供應緊俏,目前銅精礦的加工精煉費用(TC/RC)在過去兩個月下降了約三分之一,僅為10美元/噸或1美分/磅。在2月該數值為15-20美元/噸或1.5-2美分/磅,而今年的長期合同價為46.5美元/噸或4.65美分/磅。同樣,令市場感到樂觀的不僅于此,國內現貨的貼水幅度有收窄跡象,目前現貨貼水維持在200-300元/噸,較前期高達600元/噸的貼水好轉。
突發利空因素是入場做多好機會
處于對后期供求關系的看好,不斷有機構調高對今年銅價的預估值。然而,當LME銅價躍躍欲試8,000美元/噸時,市場的動能在整數關口有所放緩。從技術角度看,交易者對于價格突破前期高點7,795美元/噸表示出一定的懷疑,擔心多頭陷阱的存在,為了防止破高反跌技術走勢,不敢冒然躍進。但是市場資金卻顯示,銅價回撤的空間非常有限,現階段倫銅持倉總量已經突破歷史新高逼近29萬手,持倉量的增加使得期銅難以出現較大幅度的回撤。
2010年,流動性收緊、主權國家債務危機、高盛事件此起彼伏地影響著商品市場。然而,這些都不是影響銅價運行的主要因素,2009年全球范圍內的寬松貨幣政策必將此后幾年的銅價推升至更高的區域。這一點或許可以從2001年-2005年超低的美聯儲利率與此后大幅走高的銅價中找到一絲線索。對于二季度這個傳統消費旺季的銅價,筆者認為LME銅價站穩8,000美元/噸,甚至刷新歷史高點都是值得期待的。
(徐波 編輯)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