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農業互聯網需要超越1.0 迎接2.0時代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9-08 11:30


你們城里人真會玩,是前段時間網上最火的一句話。流行熱度長久不衰,自黑自嘲的成分多,城市人也愛用。這句話我這里借用一下,正好契合國內互聯網行業的一個熱點轉換節點:互聯網的正面戰場開始逐漸從城市轉移到了農村。農業互聯網面臨着一次重大的產業升級,飛越1.0時代,迎接2.0時代。

商務部部長助理王炳南今年4月份在國新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介紹農村電商發展概況時表示,目前我國涉農網站共有3萬多家,其中電子商務網站3000多家。數量足夠大,有點類似之前的千團大戰,O2O大戰,直播大戰的氣勢。

農業互聯網不等於農業電商,農業電商不等於生鮮電商。我們說范圍的更准確一點的話,農業互聯網也不包括傳統的電商平台,如阿里和京東。之所以把他們排除在外,一方面是他們的農村策略,無論叫什麼,村淘還是淘寶農村合伙人,京東無人機送貨等等,都是傳統電商平台邏輯,在農村地區的自然延展,雖然在農村實踐了很多年,逐個縣拉着縣政府開動員大會,創新突破不大;另外一方面,我們說的農業互聯網,是專門定位在農業行業,主要服務三農的互聯網企業。這里之所以用農業的行業屬性劃分農業互聯網范疇,是因為我國農業的強烈特殊性,城鄉二元化劃分,明顯有別於第二第三產業。

按照互聯網完整業態包括的領域,結合本行業的特點,農業互聯網應該包括:農業電商,農資電商,農業技術服務,農業信息服務,農業土地流轉服務,農業物流服務,農業第三方專業公司服務,農業大數據,農業金融,農業企業級服務平台,農業物聯網和追溯體系,農業創業公司孵化服務。其他互聯網早在城市中成為主要業態的,比如BAT或者游戲或者社交或者支付,都是圍繞着人和人性為基本需求,基本可以忽略掉人的行業社會屬性,也不屬於我們討論的農業互聯網范疇。


對應上述主要農業互聯網業態,梳理目前市場主體,還不能看不到完全的一一對應關系。假以時日,也就是五年內,上述業態都會出現。當然,農業互聯網也有自己獨特的業態,如土地流轉互聯網服務,土地物聯網服務,是城市互聯網企業所沒有的,這個顯而易見。

前面提到了,農業互聯網有着自己強烈的行業特征和屬性,我們把農業互聯網簡單和城市互聯網對比,也不見得的科學。我們就把目前的一些農業互聯網業態簡單的統稱農業互聯網1.0時代,用於區分已經看得到的農業互聯網2.0時代萌芽。

農業互聯網1.0時代,雖然數量多,但質量普遍不高,面臨着整體升級的需要,我們看看1.0混戰中的一些現象和特點:

1.本末倒置,號稱借助互聯網,沒有互聯網之實。一些做農業互聯網金融的企業,他們的做法核心其實是我國古老的保甲制度現代版。流行的做法是找到當地的加盟商,把保證金和人頭做無限連帶責任的擔保。這個制度的核心是利用農村熟人社會的特征,用強人際關系做擔保。談不上什麼創新,秦朝就有的制度,現在仍然沿用,除了支付功能和理論化的個人信用體系數據化,互聯網基本沒有發揮什麼作用。

2.很好的找到了行業痛點,倒在盲目補貼上。前一段因刷單倒下的某農業互聯網企業,其實是有着非常好的互聯網技術班底,痛點抓的也非常准。他們看到了農產品(000061,股吧)領域中傳統渠道,也就是菜販子的「霸語權」,准備用信息撮合的服務入手,為一二批發市場提供交易信息平台。可惜的是,不知道是資本催生的,還是過分迎合資本對數字的渴望,偏離航向,開始瘋狂補貼。一車白菜來回刷單。批發市場和基地兩頭刷。初心本來是要革菜販子的命,幾億美金反而又送給了菜販子,羊入虎口。科班出身,加上資本形而上的指導,或者說是誘導,學到和方法論的都是流於形式。

3.急功近利,不掌握行業特點,反被傳統行業強大阻力給吞噬,拉下水。現在你去各地農村還能看到,各種互聯網電商,搭戲台子,像傳銷,存一千返一百的,買網上化肥送彩電。更有甚者,互聯網企業投資重資產,買配肥站,生搬硬套,說是把握了行業制高點,不愁沒有流量。照這個邏輯,萬達商業反而應該比阿里做電商更成功。同時,一些農業上市公司為了制造概念圈錢,給自己打造個互聯網平台,把自己一畝三分地的交易流水往線上趕,我也把他們歸入此類。此類的互聯網的特點是,沒能抵抗住傳統行業的強大阻力,沒有把握住互聯網的實質,最終就剩下一個空盪盪的網店,徒有其表。

4.一廂情願,不計市場成本,高科技和追溯體系靠政府強推,沒有市場機制支撐。比較突出的比如農業物聯網,大數據的收集整理、監控成本高、技術人力資源成本高;建立農產品可追溯體系,宏大設計很好,但前期投入大,市場機制不順,農莊和企業沒有積極性,僅靠政府呼吁和發動,普通農戶是很難接受的。

綜上,農業互聯網的1.0時代,是比較雜亂無章,無序的。但是,不少有志之士,做出了非常值得褒獎的嘗試。我國是成王敗寇的文化為主導,社會氣氛對創新是非常不利的,不能理性包容探索和失敗。這個強勢文化氛圍對農業創業尤其不利,我們要為更多農業互聯網行業的創業人士大聲喝彩,因為這個行業相對城市業態更加復雜,更加艱苦,願意投入進來的互聯網精英本來就少。他們的每一步探索和嘗試,都是農業互聯網成功路上,不可或缺的,寶貴的經驗。

農業互聯網的1.0明顯的不足是:或者就是放棄互聯網的效率,再回到傳統行業的方式方法上去;或者就是陷在互聯網奇怪的補貼方法論里面,給油門,輪子空轉,沒落在地上,沒商業模式。一句話,創新不夠,真正利用或者發揮了互聯網巨大效率的互聯網企業,並不多見。

正本清源,我們還是要看看我們農業互聯網到底能夠解決現階段以及未來我國農業的那些問題。

我國農業中的問題是很明顯的,目前形成行業共識的,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問題:1.我國第一第二產業的現狀是工業化的高度發達和農業發展不均衡並行;2.農業行業信息嚴重不對稱;3.服務三農的專業公司雜亂無序,自生自滅,沒有形成體系,被抑制了需求;4.部分欠發達區域的農業經濟,割據封閉,無法融入全國市場;5.農產品中間環節過多,劣幣驅逐良幣,高肥高藥等劣質農產品憑借低價,大量進入和占據流通渠道,主導了城市餐桌,使得對農業的高投入無法得到相應的高回報,使得農產品質量完全不能符合市場的消費升級需求;6.物流和冷鏈嚴重缺失。

上述問題不是彼此獨立的,而是彼此交織和疊加在一起的,錯綜復雜,互為因果,動任何一個問題,都會要牽扯到全局。傳統方式下,國家農產品價格補貼政策是有問題的,沒有涉及到生產要素的配置,並不能提升整個行業的生產效率。

最近我國農業發生的新變化和其中的邏輯:

1.新農人大量涌現。一方面,大量的80.90後從農村出來後,不再回歸土地,他們會就近在縣城里面居住,結婚生子,但就業是個問題。有些思路比較領先的,他們憑着新一代對手機的熟悉,開始自己做起農莊,主要利用互聯網方式做農產品銷售。還有一些厭倦城市生活或者間歇逃離城市生活的人,在大城市周邊做起來農莊。這些新農人的農莊普遍有一些共性:經歷過城市生活,了解城市對綠色農產品的需求;會利用電商和快遞手段銷售。但是,這些新農人普遍對供應鏈不熟悉,銷售渠道更是難點。他們對市場的服務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新農人的數量,沒有權威統計,保守估計,全國農莊有500萬左右。

2.城市和農村的中間地帶,新型特色小鎮將大量涌現。最近住建部發改委財政部發出通知要求在2020年前建立上千個特色小鎮,促進新型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造鎮計劃背後是城市空間外擴和資本外溢的深刻邏輯,是國家對經濟轉型上一個台階的國策,縱觀2015,16年的國內外宏觀經濟環境,其中的道理無需贅述。

3.消費升級會體現最終體現在農產品上。上文提到了農業問題互相糾纏疊加,但九九歸一,核心問題是究竟誰為農產品價格和服務升級買單。這個問題答案很清晰,是城市消費者。我國的城市消費者已經可以逐漸接受為更加綠色更加環保的食物支付更高的價格,消費習慣在慢慢養成。不過現在的問題是,由於傳統流通渠道的存在,互聯網滲透率太低,現在這個溢價並沒有有效的傳導到農民手中。

4.第三方的農業專業服務公司發展面臨爆發點。這個其實一直是中國農業從業人員的夢想。歐美國家這一塊早已經很先進了。圍繞着農業的服務模塊化,專業化,互聯網化,融資租賃公司也可以跟進服務。目前,這個專業服務的規模還太小,區域化,但五年後就會連成片。

5.品牌化將會最終讓中國農產品走向規模化和國際化。農產品的品牌化已經叫了好多年了,踏踏實實的去投入,去培育的大企業不多。太多的巨無霸企業,大錢更願意投入到娛樂游戲電影行業里面去。當然,這一塊,我也看到不少企業在線下穩扎穩打的布局,假以時日,借助互聯網,潛力巨大。

一方面是農業長期積累的問題疊加,一方面是各種新鮮的現象蜂擁而出。農業互聯網2.0就是在這個趨勢下應運而生的。

考慮到農業互聯網1.0的經驗和教訓,2.0升級版,需要注意的幾個核心和方向,全面超越1.0的量大,質量低,同質化重復建設的問題:

1.避開幾個誤區。反對唯市場論,唯農業行業論,唯硅谷論。唯市場論最不好理解。農業行業里面,市場機制還是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問題是,縱觀世界,農業行業是弱勢產業,一直反哺第二三產業,但又和大家的生活息息相關。全世界的政府政策上基本都在補貼農業。在國內互聯網農業的創業過程中也要深刻理解國內的農業政策環境。不能陷在自己的邏輯里面,不看農業宏觀環境。舉個簡單例子,比如你的農業互聯網也要學習丁磊養豬當然可以,但你要再以低成本,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辦養殖場,現在已經行不通了。國家對農村環境保護已經提到了國家戰略層面。唯農業行業論,我發現太多的農業行業創業的人,不僅僅是農業互聯網,都對自己的農業項目充滿了激情和夢想,但沒有打開視野,去打通和銜接第一二三各個產業。這樣導致了農業行業成功率降低,供應鏈缺失,在自己的小圈子打轉,甚至變成了自娛自樂的農業自留地。唯硅谷論是說我們農業發展現狀和美國比起來,有自己鮮明的階段性特點,沒有太多硅谷模式和先例可以copy,互聯網人還是要扎根中國的土地,成長出自己特色的農業互聯網模式來。

2.綜合解決問題的思路。就農業面臨這些綜合性的難題和新趨勢,具有長期性的和全局性的特點,必須通過有點有面的平台思維來結合。而互聯網就是這種思維的完美工具和解決方案。通過互聯網的平台作用,可以讓信息高度對接和匹配;可以讓農產品直接面對城市消費者;通過互聯網的平台作用,把市場機制充分運用好,讓用人格擔保品質的新農人和高質量農產品得到市場的關注和互聯網流量;讓新農人在農資和經營方式的高投入,得到相應的高回報;讓農產品的需求和城市消費者的消費升級趨勢,帶動現有物流體系,快遞和冷鏈建設,向農村腹地深入;讓城市消費者的消費升級趨勢,變成新農人在農資的選擇更綠色更安全的自覺行為,進而指揮農資需求的升級和減肥減藥。

3.堅持互聯網能力為主導的方案。上面談到1.0時代現象的時候提到很多互聯網企業創業初心是利用互聯網能力改變農業,過程中遇到傳統行業的挑戰和阻力,可想而知。能不能堅持發揮互聯網的長處和效率,去解決每個碰到的現實問題,而不是向現實困難妥協,這個還真不是紙上談兵,是互聯網企業每天決策都要反復思考的問題和指導原則。也就是這些決策的累計決定了你的企業最終能夠走多遠,能否堅持互聯網初心。

4.共享經濟在農業互聯網中會大行其道。我國城市化過程的基礎是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制造已經造就的城市蓄水池已經可以讓兩三億農民工城市化,加上新的造鎮計劃。但這些城市人融入城市生活的最根本基礎就是有長期的,穩定的工作。同時,這群人也是最好的培養共享經濟的沃土。伴隨着城市化進程,共享經濟的互聯網思維,非常適合在我國農業互聯網領域發揮效用。

5.接地氣,接地氣,接地氣。重要的事情強調三遍。做農業互聯網,不能坐在中關村(000931,股吧)辦公室和杭州的咖啡館里,坐以論道,必須深深根植於土壤,了解你服務的農民。做水果電商的,知道許多下來的訂單都生產不出來,農業特點就是這樣,自然風險不可控,或者一場大雨,品相甜度都毀了。建立質量追溯體系,如果從農民側着手,要有很好的市場結合點,不能違背市場規律。做互聯網扶貧項目的,要了解扶貧體系運作,了解農民心態和市場需求的差距,重點是要給大家加上互聯網運營能力,大包大攬,或者蜻蜓點水,都解決不了任何問題,還會產生新的困局。做共享經濟,首先要深刻了解農村勞動力空心化和老齡化的原因,了解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動向和經濟原因,了解他們的痛點。

6.會不會出現農業互聯網的大躍進。我的答案是yesorno。好像是一句廢話。其實不然,背後兩個邏輯。一方面,未來五年,國家在農業互聯網化領域,包括農村電商中心,物流中心,互聯網綜合服務中心等基礎設施方面投入巨大,上萬億的投入,要求以市場為主導。國家投入會導致民間資本跟進,農業互聯網里面的種子選手未來五年會很不缺錢。另外一方面,農業互聯網的人才奇缺,是這個行業發展的巨大瓶頸。城市互聯網精英懂農業的不多,傳統行業想做互聯網,專業經驗又是個巨大障礙。但我判斷,第一個因素的主導性更強,資本開路,人才短板會逐漸補課跟上。所以,結論是農業互聯網的突破,會在未來五年內形成燎原之勢,強勢企業會初步建立疆域和行業領先地位。

互聯網雖然不是萬能的,但互聯網的一個巨大優勢,就是把市場機制用互聯網信息對稱的方式,一端三農從業人員,一端城市消費者,有機鏈接起來。讓國家倡導的消費升級和供給側改革方面,找到了一個可以落地,可執行的方案,讓大家圍繞市場機制指揮棒轉,讓重新構建農業行業規則的升級產品有了可能。以我們的農業互聯網實踐經驗來看,任何不具備市場基礎的互聯網模式,都不具備任何生存的土壤,最終都會消失。

總結1.0的得失,農業互聯網2.0必須深深扎根土壤,了解行業變化和趨勢,思考互聯網的本質和效率,着眼未來變化,捕捉到每一個商機,一點一滴的,踏踏實實,改變我國農業的現狀,也必然能夠獲得巨大成功。

關於社員網的模式

記者:針對當前農業領域所存在的問題,您覺得農業互聯網模式解決了哪些以往模式形態中所沒有解決的問題?

景崗:

在農業全業態中的問題是很明顯的,目前形成行業共識的,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問題:1.我國第一第二行業的現狀是工業化的高度發達和農業發展極度不均衡並行;2.農業行業信息嚴重不對稱;3.服務三農的專業公司雜亂無序,自生自滅,沒有形成體系,被抑制了需求;4.部分欠發達區域的農業經濟,割據封閉,無法融入全國市場;5.農產品中間環節過多,劣幣驅逐良幣,高肥高藥等劣質農產品憑借低價,大量進入和占據流通渠道,主導了城市餐桌,使得對農業的高投入無法得到相應的高回報,使得農產品質量完全不能符合市場的消費升級需求;6.物流和冷鏈嚴重缺失;7.新農人和新農業嚴重缺乏服務支撐和產業鏈支持。

更嚴重的是,上述問題不是彼此獨立和清晰的,而是彼此層層疊疊,交織和疊加在一起的,錯綜復雜,互為因果,動任何一個問題,都會要牽扯到全局。

農業互聯網第一次讓我們有了工具和模式解決這些復雜的問題,而且是一攬子的解決方式。

社員網一直認為,就農業面臨這些綜合性的難題,具有長期性的和全局性的特點。必須通過有點有面的平台思維來結合。而互聯網就是這種思維的完美工具和解決方案。通過互聯網的平台作用,可以讓信息高度對接和匹配;通過互聯網的平台作用,可以讓農產品直接面對城市消費者;通過互聯網的平台作用,把市場機制充分運用好,讓用人格擔保品質的新農人和高質量農產品得到市場的關注和互聯網流量;讓新農人在農資和經營方式的高投入,得到相應的高回報;讓農產品的需求和城市消費者的消費升級趨勢,帶動現有物流體系,快遞和冷鏈建設,向農村腹地深入;讓城市消費者的消費升級趨勢,變成新農人在農資的選擇更綠色更安全的自覺行為,進而指揮農資需求的升級和減肥減藥。

互聯網雖然不是萬能的,但互聯網的一個巨大優勢,就是把市場機制用互聯網信息對稱的方式呈現給三農行業從業人員。讓我們在黨和國家倡導的消費升級和供給側改革方面,找到了一個可以落地,可執行的方案,讓大家圍繞市場機制指揮棒轉,讓重新構建農業行業規則的升級產品有了可能。以我們的農業互聯網實踐經驗來看,任何不具備市場基礎的互聯網模式,都不具備任何生存的土壤,最終都會消失。

至於形式上,社員網的做法是盡量涵蓋互聯網的各種形式,比如,對B端的PC網上平台我們有sheyuan.com,我們當然更看重我們的移動平台社員匯app,我們還在微信號建立社員系列公眾號,和微博和今日頭條的社員資訊號自媒體。這樣的話,綜合所有可以利用的手段和形式,我們構建的是一個面向農業大戶和城市白領都方便使用的社員互聯網體系。

記者:相比較於互聯網進入的其他行業,您覺得互聯網進入農業領域的獨特之處體現在哪里?農業互聯網的核心競爭力又是什麼?

景崗:

互聯網進入農業,和城市互聯網有巨大的區別。城市互聯網更多的考慮是在城市人群的消費行為和消費模式,客戶關系邏輯是建築在城市生活社區之上的,人群社區劃分,集中清晰。吃穿住行,每條線都有互聯網模式的對應布局。城市主流互聯網模式,從門戶網站到搜索,到電商,游戲,團購,社交,打車平台,直到最近的視頻直播,無不是以城市人群為主流設計的。即使有些平台是為三四線城市設計的平台,比如短視頻類的,也是以三四線的城市生活為前提的。

我國的農業和城市關系現狀,還存在着明顯的二元化對立,你可以看到,最近政府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在打破上述的二元化對立,但這要花費很長的時間才能看到效果。同時,考察全球的農業行業發展史,我國的農業沒有經過一個充分的向城市文明過渡階段,導致了工業化城市文明高度發達和農業發展極度不均衡兩者並行。我們東北都有無人機葉面施肥的技術了,而我們的幾億農業人口,還有的地區,尚未用上基本的機械化服務,效率停留在農業發展初期階段,更談不上農業專業化服務。正是這個復雜局面,導致我們農業行業面臨的問題極端復雜。

以城市生活設計的互聯網模式和邏輯,在農村,完全不適用。這也是為什麼,如您之前所說的,那麼多的巨頭和國家隊,十年前就進入農業互聯網,一直徘徊不前,進展緩慢的主要原因。

還有很多其他的原因,比如,我們之前的一些主流互聯網模式是C2C(copytochina)的,是借鑒國外的,而在農業互聯網行業,顯然此路不通。美國農業和我們的農業發展狀態非常不同。他們只有的5%的農業從業人口,我們還有七八億的農業人口。當然,農業互聯網投入和產出的長期性,也讓很多互聯網人,望而卻步。

所以,在中國,農業互聯網是個極具特色的行業,不會像其他互聯網模式那樣,在資本的催生下,迅速出現復制一兩個模式的浪潮,然後一兩年就又迅速退潮。

農業互聯網的核心競爭力,主要是在兩個方面:一是他對傳統行業的效率提升,像是核武器對小米加步槍,是降維打擊,如果您看《三體》話,您就理解,降維打擊的前提,是彼此的生產力發展階段不在一個層面。當然農業作為傳統行業的思維和保守勢力也是強大無比,無時無地不在發揮着巨大的影響力;二是互聯網的平台效應,可以創造一個生態,可以把不同的主體,用市場的方式和手段,吸引到一起。反過來,不同的三農行業主體聚在一起,才能讓更多的新農業和新農業業態從萌芽狀態伊始,就可以有一個更高層面的服務基礎,適用新的市場機制和游戲規則,不至於再糾纏於農業現狀的各種困境。

記者:當下農業與互聯網的結合,雖有若干表現形態,但其實並未深入融合,就當前進入農業互聯網的機構來看,如何才能做到這一點?

景崗:完全同意。現狀如果說國內外的城市互聯網是2.0,國內農業互聯網只是0.1,1.0都沒到。我發現城市的互聯網人士大量不了解農業,而農業從業者又對互聯網感覺到無從下手,這兩方面的矛盾,導致農業和互聯網還是兩張皮,彼此不能融合。

這方面,社員網的角度來看,沒有捷徑可以走。一方面,你必須快速的試錯,要保持着高速路上的速度,時刻警惕不能降下來;一方面,你還必須有強大的農業資源和對農業全方位的深刻理解。

更重要的是,做農業互聯網,還必須站在五年十年之後,來看今天的農業現狀,在未來和現狀之間,時時做出平衡,還要排出輕重緩急和優先級,不能讓自己迷失。

這是個巨大挑戰的過程,當然,也充滿了挑戰的勇氣和樂趣。

記者:不可否認互聯網正顛覆着中國傳統商業模式,其中農資電商更被譽為中國最後的「電商藍海」,未來資本市場競爭的處女地。那麼,您認為依靠怎樣的獨家「秘笈」才能勝出於農業互聯網的「藍海」?

景崗:

我理解,互聯網中是360度的,透明的,所謂的秘笈,是不存在的。如果說社員網有什麼競爭力的話,我們每個需求都是來自市場的,我們堅持不走傳統農業行業人海戰術的老路,我們也不用城市互聯網中砸錢燒流量的做法,我們堅持用互聯網的技術和模式產生的巨大力量去解決這些問題。我們的競爭力就是需求從市場上來,解決方案到互聯網中去。比如,我們在縣域經濟的農資合作伙伴發展方面,我們不是把他們簡單當作一個線下的點或者門面,不搞連鎖加盟,不搞人海戰術,我們是把他們轉化成了縣域經濟的龍頭,給他們互聯網運營能力和在當地運營社群的能力,而互聯網的運營內容和流量,又是我們社員網平台源源不斷提供給他們的。這是這麼多年,他們都沒經歷過的新鮮模式。他們既能發展新的農莊客戶,又能在當地主持對農業大戶的活動。經營這麼多年農資,他們突然多了一雙互聯網的翅膀,視野突然開闊多了,非常受歡迎。

記者:社員網「標榜」自己是在構築農業生態產業鏈,這其實是一個非常宏大的架構,好多實力強大、資源豐富的「國家隊」、央企都不見得做到,社員網又如何能實現呢?

景崗:

社員網的企業哲學就是每天進步一點點。農業互聯網沒有這個螞蟻啃骨頭的精神還真不行。

和互聯網巨頭,央企,國家隊來比,首要的是我們的試錯成本最小。我們還有個特色,就是:想,要敢於涵蓋整個行業;做,要從針尖做起。比如,我們的農業互聯網工具,全國的農產品價格工具和土地流轉價格工具,比如你是山西的農民,在外打工,你關心自己家鄉土地價格和你自己的財產性收入,很受農民的歡迎,就是很好的一個例子。

這是基於上述的我國農業互聯網行業的特殊性,我們自己反復失敗,調整;再失敗,再調整,摸索出來的一點社員網特色道路吧。

記者:我們都知道中國的「三農」問題很重要,也有很大的市場空間,但實事求是客觀地說,中國農業現代化還遠沒有達到,像您這樣的農業互聯網企業,怎麼看自己的作用?

景崗:

這又是一個後來者居上的故事,一個屬於中國的互聯網故事。

行業矛盾這麼突出的情況下,如果還是安於現狀的話,客觀的說,我們看不到中國農業的出口。

習大大和李總理在國家大政方針上,政策上,給大家釋放了一個巨大紅利,就是鼓勵農村集體土地的有序流轉;同時,取消農村城市的二元化戶籍制度的障礙。

我們社員網撲捉到了這個巨大的市場機遇,作為行業先行者,把創新作為企業存在的基因,365天想着創新和突破,把互聯網運營和服務能力,把資本,把農產品安全理念和升級理念,把大數據能力導向農業,搭建城市和農村之間的橋梁,而且是用市場化的手段。

我們也很開心,抓到了服務農業大戶做好服務的核心,找到了最小的切入口,在流量和交易量和運營能力上面得到了市場的正面反饋。這樣來自市場的成績,反過來又激勵了我們在農業互聯網行業的進一步深刻挖掘,形成了良性的循環。

記者:您的個人經歷有法律、海外工作等綜合經歷,但卻並沒有農業領域的專業和經歷,是一種什麼原因導致投身到農業互聯網領域呢?

景崗:由於行業投資項目的經驗和原因,我早在2010年就開始接觸東三省和境外收購的一些農業項目。當時,我就意識到中國農業現代化這方面有巨大的市場。可是當時移動互聯網還沒有這麼普及。沒有技術手段。一直等到2015年,才看准移動互聯網這個契合點,開始一點一滴的做起來。

記者:每一家農業互聯網企業都可以說橫跨農業、互聯網兩大領域,而任何一領域,如果做得好,都可以笑傲江湖。那麼,農業互聯網企業實現「笑傲江湖」的理由是什麼?

景崗:

您的問題,提的非常好。

如果要笑傲江湖,以我們社員網的經驗來看,必須左手把握住互聯網的本質,右手把握住農業行業的本質,把兩者用市場手段結合起來。這個說起看似抽象,很概括,也很簡單直白,但真正落實起來,困難重重,滿地都是坑。

用我們無數次試錯的經驗來看,任何其他的方式,運動式的,宣誓式的,急功近利補貼數字式的,盲目燒錢式的,堆積交易流水式的,人海戰術式的,切分政府資源式的途徑,我們都看到過,都不能改變三農行業主體的交易行為,不能提供核心價值,不能提高生產效率,在我們看起來,都是空中樓閣,沒有生命力。

當然,能夠笑傲江湖,而且可以笑到底的企業,在這樣巨大的行業背景下,前途不可限量。我們希望時刻領先行業,同時,又要持久抗戰,這個並不容易。

記者:以您所創建的社員網為例,目前農業互聯網領域存在的最大問題、最大挑戰、最大困難分別是什麼?

景崗:

農業互聯網最大的問題是農業行業的訴求成千上萬,紛繁復雜,甚至千奇百怪,(我們中國的農民在全世界來看都是最接地氣的,)到底哪個是對未來五年十年的方向有決定性作用的。要去偽存真,要挑出來,深深的扎根進去。這個方向還必須是你的公司能力和長項所在。我們定位自己的本質是農業行業的互聯網企業,不是農業企業。我們要發揮自己的互聯網技術和模式的能力,解決農業行業中50%到60%的問題。我們的判斷能力和決策力,是我們每天都要思考和判斷給出答案的問題,這個其實是最難的,也是最大的挑戰。我們同事開會討論的時候,我做過一個比喻,不知道是否准確,做農業互聯網就是戈壁灘開車,你好像有很多選擇,哪個方向都可以開,但只要你沒想明白,下一秒鍾就是一個大坑等着你。我們就是從很多坑里爬出來的,對摔倒爬起來很有經驗了。

記者:如果出現一些風險,會是什麼樣的風險,會否影響到這一群體的健康發展?

景崗:風險,我們和任何其他企業一樣,每時每刻都面臨着決策的風險。最大的風險是,如果沒有在農業互聯網行業里面做出重大突破,還是面臨着被傳統行業打敗的風險,又回到傳統行業的老路子上去。

記者:如果用簡單的話語來概括,農業互聯網到底是做什麼的?您會如何描述?

景崗:每家企業在這一領域的訴求不同,側重點自然也不同。如果概括來說,不外乎以現代互聯網的技術手段來實現農村和城市的對接,這其中,包括很豐富。可以是農業綠色產品,也可以是城鄉生活方式的巨大改變,等等。

就以我們社員網為例來說,我們是全面服務農業大戶的農業互聯網生態鏈平台。通過互聯網+及資本的方式,推動農業大戶生產出更多更好的綠色健康產品,並獲得理想收益;從而使得城市里面的廣大消費者們也能享用到更多更優質的綠色健康產品。

為綠色生態鏈的構建和發展,為大眾消費涉農產品的健康和安全,社員網願意長期堅持不懈的投入其中。這就是社員網所做的事情!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