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絆腳、寬鬆無路用!英美銀根緊縮、短期利率狂飆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8-09 13:11
MoneyDJ新聞 2016-08-09 記者 陳苓 報導
全球央行拼命寬鬆貨幣,結果倫敦同業拆款利率(LIBOR)卻創下七年新高,美國短期借貸利率也大幅飆漲。外界認為,美國證交會(SEC)的新規定即將上路,是銀根緊縮的元兇,私人信貸市場資金創17年新低。
華爾街日報8日報導,美國麻州Quincy市長Thomas Koch想發行市政債籌款,卻發現短期利率跳增近60%。日本銀行想尋求短期資金,支援美國借貸業務,也發現貸款成本幾乎翻倍。美國證交會的新措施實施在即,投資人大逃亡,對美國地方政府和外國銀行籌資帶來龐大壓力。J.P. Morgan Chase資產管理部門主管John Tobin表示,4,000億美元資金逃離私人信貸市場,這勢必會有影響。
證交會新規10月14日上路,要求「主要貨幣基金」(Prime Money Funds)無須保證法人一定能拿回本金,而且發生金融危機時,基金也能暫停贖回。「主要貨幣基金」是貨幣基金(Money market funds、解釋參見)的一種,一般認為貨幣基金與銀行存款一樣安全,但是利率更高,是企業、退休基金、保險商存放現金的去處。貨幣基金通常投資短期公司債或市政債,能提供地方政府在等待稅收期間的過渡貸款(bridge loan)需求。
不過,2008年雷曼兄弟垮台之後,貨幣基金跌破淨值,投資人爭相贖回,政府被迫出手相救。證交會因而決定改變規定,避免動用納稅人的錢紓困。可是投資人不滿新規,從貨幣基金出走。美國投資公司協會(Investment Company Institute,ICI)數據顯示,七月底主要貨幣基金的資產跌破1兆美元,為17年來首見;三月中至今,主要貨幣基金的資產更縮水1/4以上。
英國金融時報7月27日報導,三個月LIBOR已從7月14日的0.67%穩定攀升至0.74%,創七年以來新高。自從英國決定脫歐、引發市場擔憂非美系銀行恐難籌措短期現金之後,LIBOR就開始逐步上升,而美國即將在10月14日改變貨幣市場基金的法令,更使情況惡化。
雖然LIBOR上升、經常被視為金融緊縮的預兆,但其他指標(例如銀行的信用違約交換利差)仍舊平緩,顯示這次的情況不同。
Business Insider報導,克萊Global Economics Weekly報告作者Christian Keller表示,貨幣寬鬆已經到達極限,6月初以來,央行壓低債券殖利率,使得殖利率曲線更為平坦,投資人為了追求利率,狂買新興市場債券,並擔心低利率將使銀行獲利縮水,銀行資產持續受壓。值得注意的是,銀行頻受打擊,意味持續貨幣寬鬆的報酬將遞減,甚至來到「轉折點」;也就是說,貨幣寬鬆不只沒有寬鬆效果,反倒使得銀行緊縮銀根,造成經濟萎縮。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 投資10至18歲孩子的最佳方案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