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學者:中國或在未來10年超美 中美應合作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08-19 14:54
哈佛大學甘迺迪政治學院貝爾弗科學和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阿裏·維內在日本《外交學者》雜誌網站刊文指出,第三次變革很可能在美國下一屆總統任內發生,中國經濟將在這個10年結束以前超過美國,如果在此過程中能與中國合作,那對美國人、中國人乃至全世界人來說都會更好。
中新網引述新華網報導,這篇題為「寫給歐巴馬繼任者的信:管理世界第二的美國」文章指出:
親愛的總統先生/女士:
您的每位前任都要面對國內外危機,您無疑也將面對同樣的情況。但是,您的前任大多都沒有被要求應對國際體系真實發生的或可以感知的變革。二戰的結束就是這樣一種變革,冷戰的結束又是一個。第三次變革很可能在您的任期內發生:以當前的價格和市場匯率,中國經濟總量按絕對價值計算將在這個10年結束以前超過美國。如果在此過程中能與中國合作,那對美國人、中國人乃至全世界人來說都會更好。
人們或許會提出,如果某個事件提前一二十年就不斷被猜測會發生,它的破壞性能有多大。2008年,40%的美國人認為中國是世界第一經濟強國;3年後,這個數字增至52%。
但當轉變真正發生時,當「中國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的消息迅速傳播時,這無疑對美國人,包括決策者和普通公民,產生巨大的心理衝擊。
除了軍事開支,大概沒有什麼數字比國內生產總值(GDP)更與實力密切相關。美國已經保持世界最大經濟體的稱號足足120年至150年,這取決於人們從何時開始做這樣的判斷。美國人會對失去這個稱號表示關心。而把它讓給中國,一個50年前還貧困、孤立、深陷混亂,其核心價值觀和戰略需要常常與美國根本不同的國家,卻將使這種損失愈加令人困惑。歡呼2008/2009年金融危機表明美國系統性衰落的人無疑將宣佈,中國第一的GDP排名證明了他們的觀點。
現在快進到2019年,也就是這種轉變很可能出現的時候。您應當說些什麼,讓將向您尋求保證和遠景的美國公眾放心?讓我們先說說兩種您應該避免的資訊。
「別擔心。美國將奪回世界最大經濟體的地位。」只要中國的增長率超過美國,這個許諾在數學上就不可能實現。中國的人口比美國多幾倍,一個管理尚可的中國很可能會保持第一的位置。
「我們應對了蘇聯的挑戰,也能應對中國的挑戰。」中國綜合國力越強,美國要遏制中國的損失就越大。不僅如此,就算從辭令角度,這種把中國與蘇聯相提並論的做法也暗示著危險:蘇聯是難以和解的對手,中國卻是夥伴加對手。美國尋求蘇聯的最終垮台,但虛弱的中國對美國來說卻毫無益處,甚至有很大損害。
向美國人保證「美國是全世界最偉大的國家」也是不夠的。情況已經很清楚:地緣政治重心正從美國(更廣泛地說是從西方)轉移,這樣的例外主義論斷會讓您顯得脫離實際,除非您能拿出切實可行的行動計劃。
您應當從英國的戰時口號「保持冷靜,該幹什麼幹什麼」中得到提示。美國經濟擁有無可匹敵的核心優勢。中國的突出成績應當激發而不是抑制美國。我建議您在黃金時段發表一次演說,在其中討論我們從中國的爆炸式增長中可以汲取哪些與美國發展道路相關的經驗;指出美國和中國加深經濟相互依賴的機會;解釋您打算如何實現上面這些領域的發展,以創造就業並刺激增長;提出一系列動議,有關如何吸引並留住外國人才以及促進小企業發展;公佈一系列政府主辦的競賽,請公民就如何控制美國的債務和解決我們國家面臨的其他結構性經濟挑戰提出建議。
中國的發展沒有理由阻止美國的進步。事實上,如果美國能以我們一直以來得到世人敬佩的創意和活力應對這場轉變,美國沒有理由不繼續充當全球經濟的支柱。如果在此過程中能與中國合作,那對美國人、中國人乃至全世界人來說都會更好。
- 最新遺產稅怎麼算?傳承必知重點有哪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