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
瑞穗證券 (Mizuho Securities) 分析師最新報告指出,Marvell Technology (MRVL-US) 正成為半導體產業中「最新的最佳做空標的」,主要原因在於其公司基本面疲弱,且在 AI 客製化晶片市場的競爭力明顯下滑。
美股雷達
美股周五 (29 日) 收跌,但三大股指在本月均錄得漲幅。投資人在標普 500 指數創新高及輝達 (NVDA-US) 公佈穩健業績後選擇獲利了結。根據 7 月核心 PCE 通膨數據,川普關稅政策正在對美國經濟產生影響,價格上漲仍將是美股面臨的風險。
巴隆周刊 (Barron’s) 報導,隨著 8 月即將結束,華爾街似乎正逐步退出人工智慧 (AI) 交易。幾乎所有與 AI 熱潮相關的主要公司周五 (29 日) 都大跌,無論是晶片製造商輝達 (Nvidia)(NVDA-US)、超微 (AMD-US),提供資料中心基礎設施的 CoreWeave(CRWV-US),還是製造電腦核心電力與冷卻設備的 Vertiv Holdings(VRT-US)。
輝達周二 (26 日) 宣布推出全新 AI 機器人大腦 Jetson AGX Thor,研華、宜鼎及益登皆入列供應鏈夥伴;行政院進行內閣改組,周三 (27 日) 拍板 16 位閣員;富邦金周一 (25 日) 召開法說會,富邦人壽上半年股海實現資本利得 752 億元,以下為本周大事回顧: 輝達全新 AI 機器人大腦 首波台廠夥伴宜鼎、研華、益登 3 家入列 輝達 (NVDA-US) 周二 (26 日) 宣布推出全新 AI 機器人大腦 Jetson AGX Thor,並在官網公布首波 20 家合作夥伴,台廠僅有 3 家入列,包括研華 (2395-TW)、宜鼎 (5289-TW) 與益登 (3048-TW),其中,研華與宜鼎為菁英 (Elite) 級別的夥伴,也就是輝達合作夥伴的最高等級,預期將吸引眾多開發案,大搶 AI 機器人市場。
《彭博》周五 (29 日) 報導,外界對輝達 (NVDA-US) 股價飆漲是否已進入泡沫區的質疑不斷,但最新財報與成長動能顯示,其估值仍未脫離合理範圍。市場數據指出,雖然這家晶片巨頭的市值高達 4.4 兆美元,但其獲利成長速度遠超多數科技同業,使投資人持續進場。
美股雷達
據《華爾街日報》周五 (29 日) 報導,中國晶片業者和 AI 開發商在北京政府支持下積極開發自主技術,如阿里巴巴 (9988-HK) 推出新晶片,多家企業開發輝達 (NVDA-US) 替代品,力拼 AI 競賽。阿里巴巴原本是輝達的大客戶,現在卻和其他中國晶片商一起開發替代產品,填補輝達因為法規問題無法在中國正常銷售的空缺。
台股新聞
台股今日盤中再創歷史新高後震盪拉回,高檔整理格局延續,整體多頭結構並未改變,盤面觀察,資金由大型權值轉向中小型成長股,族群輪動節奏明顯,在投資情緒升溫與融資回流背景下,操作策略更需回歸波段思維與主流辨識,找出具備產業動能與籌碼優勢的潛力方向。
迎來 8 月台股最後一個交易日,台股今 (29) 日一度創下歷史新高,來到 24570 點,不過隨著獲利了結的賣壓出籠,漲幅一路收斂,尾盤急殺翻黑,小跌 3 點,收在 24233 點,漲幅 0.01%,成交金額來到 4646 億元。台股 8 月寫下新篇章,上沖下洗高低震盪逾千點,整月仍上漲 690 點,月線順利連四紅,而驚驚漲後是否還有高點可期? 根據鉅亨網 APP 選股工具《鉅亨贏指標》顯示,目前大盤指標趨勢為「偏強勢」,投資人可觀察近期大盤是否跌破強弱關鍵,判斷多空風向。
當市場仍在為輝達 (NVDA-US) 短期股價表現憂心忡忡時,華爾街投行高盛已將目光投向 2026 年,根據高盛 (GS-US) 周三 (27 日) 發布研究報告指出,輝達公佈的第二季財報及第三季財測數字基本符合市場預期,但在此前股價普遍高漲的背景下,短期內恐面臨適度下行壓力,但高盛仍維持輝達的「買進」評等,並對 2026 年表現極為樂觀,認為屆時輝達將有巨大上漲空間。
專家觀點
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週四公布的數據顯示,第二季國內生產毛額 (GDP) 季增年率都優於市場預期,經濟成長超乎預期加上投資人消化輝達財報,輝達最新財報雖未能達到投資人高預期,但證實與 AI 基礎設施相關的支出依然強勁,支撐 AI 概念股漲勢。美股四大指數都出現上漲道瓊 + 0.1%、高科技股 + 0.5%、費半 + 0.4%。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周四 (28 日) 表示,與白宮討論放行對中國銷售較低階版的新一代先進繪圖處理器(GPU),將需要時間。黃仁勳接受 Fox Business Network 節目訪問時,被問到是否已與川普政府開始討論 Blackwell 銷售到中國的事宜時,他證實已經啟動相關討論。
美股雷達
CNBC 周四 (28 日) 報導,輝達 (Nvidia)(NVDA-US) 最新公布的財報顯示,前兩大神秘客戶合計共現第 2 季 39% 營收,引發投資人對客戶分布過度集中的擔憂。根據輝達周三盤後公布的第 2 季財報,來自「客戶 A」的營收占了整體的 23%,「客戶 B」則占了 16%。
台股盤勢
美股昨 (28) 日在輝達 (NVDA-US) 及 GDP 驚喜助攻下,標普及道瓊指數創高,同步帶動台股今 (29) 日勁揚,早盤大漲逾 300 點,最高漲至 24570.15 點,再創歷史新高點,預估成交量 4700 億元。 電子權值股今天走揚,台積電 (2330-TW) 漲逾 1%,鴻海 (2317-TW) 小漲 0.24%,聯發科 (2454-TW) 漲 0.36%。
據《Investing.com》報導,輝達 (Nvidia)(NVDA-US) 最新一季財報凸顯其在人工智慧 (AI) 運算領域的持續強勁表現,但同時也讓專注於中國市場的投資人留下疑問。瑞銀 (UBS) 在輝達財報公布後的一份報告中表示,輝達「延續了優於市場預期的表現,截至 7 月 31 日一季業績再次超出預期。
美股雷達
戴爾科技 (DELL-US) 受益於人工智慧 (AI) 帶來的伺服器需求,第 2 季財報顯示營收、獲利均優於市場預期,但因為第 3 季 EPS 預測比分析師看法疲軟,周四 (28 日) 盤後股價應聲重挫逾 5%。F2026Q3 財測關鍵數字 vs 分析師預測調整後 EPS:2.45 美元 vs 2.55 美元營收:270 億美元 vs 261 億美元F2026 全年財測營收中間值:1070 億美元 vs 1046 億美元 稀釋後 EPS:9.55 美元 vs 9.38 美元戴爾以 AI 伺服器需求成長為由上修全年財測,如今預估全年營收介在 1050-1090 億美元,中間值為 1070 億美元,優於市場預期的 1046 億美元,而原本的預測區間介在 1010-1050 億美元。
雜誌
文.洪崇晏市場屏息等待輝達 (NVIDIA) 最新財報之際,輝達執行長黃仁勳 8 月 26 日透過新聞稿宣布,AI 機器人電腦 Jetson AGX Thor 開發者套件與生產模組全面上市,採用 Blackwell 繪圖處理器 (GPU),相較前一代產品的 AI 運算能力提升 7.5 倍、能源效率提升 3.5 倍,將加速通用機器人時代到來。
雜誌
台股 PCB、CPO、機器人等族群交互上攻;台積電進入二奈米製程,耗材、設備廠同步向上;軍工股獲政策支持也全面上漲,九月有半導體展、軍工展,台股可望震盪趨堅。【文/方亞申】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八月二十二日在全球央行年會演說放鴿,暗示將重啟降息,美元與美債殖利率則聯袂走跌。
雜誌
從蘋果、輝達到高通、亞馬遜等,紛紛將產品交由台積電生產;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日前快閃來台,鎖定 Rubin 平台的合作,凸顯台積電技術優勢已被綁定需求,在全球競爭中穩居領先地位。【文/吳旻蓁】日前,台積電二奈米技術洩露一事驚動市場。檢方調查發現,確認至少九名工程師涉案,其中包括三名來自專注於二奈米試產的新竹寶山 Fab 20 廠,以及六名來自研發支援部門的員工。
美股雷達
標普 500 指數週四 (28 日) 首度突破 6500 點,攜手道瓊再登巔峰,投資人消化美國經濟成長意外加速,以及人工智慧 (AI) 巨頭輝達財報結果。輝達最新財報雖未能達到投資人高預期,但證實與 AI 基礎設施相關的支出依然強勁,支撐 AI 概念股漲勢。
美股雷達
儘管輝達 (NVDA-US) 周三 (27 日) 盤後公布的財報,未能繳出投資者的高度期待的滿分答卷,但這家全球市值最高的晶片製造商,依然獲得分析師的廣泛看好,他們普遍上調了其股票目標價。據《彭博》報導,在輝達財報後,至少十家券商調高了未來 12 個月的目標價。